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景象很是喜人。“半亩方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现。
作为景物描写,这也是成功的。这两句展示的形象本身,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
这感性形象本身还蕴含着理性的东西,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半亩方塘”里的水很深很清,所以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就不能反映,或者不能准确的反映。诗人正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理趣”的三、四两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是个代词,相当于“他”、“她”、“它”,这里代“方塘”。“清”,已包含“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没有到此为止,进而提出了一个问题:“方塘”为什么能够这样“清”?而这个问题,孤立的看“方塘”本身,是无从找到答案的。诗人于是放开眼界,终于看到“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这“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后两句,当然是讲道理、发议论,但这和理学家的“语录讲义”很不相同:第一,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因此,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而不是“哲学讲义”。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它很有“理趣”,而无“理障”。
“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朱熹给这诗标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也许他“观书”之时从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获得了什么新知,因而联想到了“方塘”和“活水”,写出了这首诗。如果是这样,那么他所说的“源头活水”,就是指书本知识。其用意是劝人认真读书、博览群书,不断从那里吸取前人的间接经验。
朱熹还作过一首七律:《鹅湖寺和陆子寿》: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这个诗题及整篇诗,大概很少人能记得,但其中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两句,至今还被一些学者引来谈治学经验。用来谈治学经验,当然是可以的,但作为“诗”,却远不如“半亩方塘”一首有诗味,尽管在朱熹那里,“旧学商量”、“新知培养”,很可能和“源头活水”是一回事。
不管朱熹的本意如何,“半亩方塘”这首诗由于取材客观实际,诉诸艺术形象,其形象及其思想意义,很有普遍性。比如说,为了使我们的“方塘”不枯竭、不陈腐、不污浊,永远澄清得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细微变化,就得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调查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吸收新知识,就得让我们的知识不断更新,避免老化。这一切,当然超出了朱熹的创作意图。然而这又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其客观意义往往大于作家的主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