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晋唐江西诗歌·中晚唐江西诗歌·赣西诗人群
释义

晋唐江西诗歌·中晚唐江西诗歌·赣西诗人群

晋唐江西诗歌·中晚唐江西诗歌·赣西诗人群

以袁州(今宜春)为中心的赣西诗人群,在中晚唐江西诗人群中是人数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

袁州是中晚唐以来南方重要的文学家聚居地之一。据统计,中晚唐袁州籍的进士数量仅次于江浙而位居全国前列,诗人多[1],诗歌也有相当数量,有的诗人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较大的影响,如卢肇、易重、黄颇、袁皓、郑史、郑启、郑谷、彭伉及其妻张氏、王毂、杨夔、李潜、唐廪、虚中、刘松、伍唐珪、蒋肱等。刘松编选的《宜阳集》,共收天宝以后袁州数十位诗人的作品400余篇,是赣西诗人群的成果汇编。

晚唐间,有郑史、郑启、郑谷号为“郑氏三父子”,享誉文坛。父亲郑史为诗赋家,历官永州刺史、国事博士。其子郑启亦有诗名。三人中最著名的是列入“咸通十哲”之一的郑谷,人称“郑鹧鸪”,又称“郑都官”,在唐末直至宋代都有较大影响,在赣西诗人群中,他无疑居于实际领袖的地位。

郑谷(约851~910),字守愚,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咸通十一年(870)参加京兆府试,与张乔、许棠等同列“咸通十哲”。此后他屡试屡败,直到光启三年(887)柳玭主试才以第八名擢第。大顺二年(891),郑谷释褐官鄠县尉。景福二年(893),升任右拾遗。乾宁三年(896),任补阙。乾宁四年,官都官郎中。天复四年(904)前后,郑谷辞官归乡,约于后梁开平四年(910)前后卒。其生平事迹见《郡斋读书志》卷四、《唐才子传》卷六、《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一等。

郑谷有诗《云台编》三卷、《宜阳外编》一卷,已散乱。今其诗集有宋蜀本《郑守愚文集》三卷(即今《四部丛刊》本),诗276首;明嘉靖乙未严嵩刻本《云台编》三卷(即今《豫章丛书》本),诗290首;唐音戊签本郑谷诗,诗325首;全唐诗稿本郑谷诗,诗324首;席启寓《唐百家名集》本郑谷诗三卷,诗299首;《全唐诗》本郑谷诗四卷,诗325首。其他诸书于郑谷诗亦多有著录,如《佩文斋广群芳谱》录其诗48首,《古今事文类聚》录其诗58首,《山堂肄考》录其诗29首,《渊鉴类函》录其诗39首,《文苑英华》录其诗147首,《万首唐人绝句》录其诗79首,《唐诗品汇》录其诗18首,《蜀中广记》录其诗22首,《全蜀艺文志》录其诗10首,《石仓历代诗选》选录其诗52首,《佩文斋咏物诗选》选录其诗69首。此外,今人赵昌平等的《郑谷诗集笺注》、傅义的《郑谷诗集编年笺注》等,是目前所见较为详备的笺注本郑诗集,可资参考。

郑谷一生的经历和创作都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迹。其一生坎坷多难,既有游学、应举的经历,又备尝颠沛流离、漂泊徙转之艰苦,故诗歌常于个人愁怨中融进时世悲凉,在国家时代的灾难与自己个人多廪的身世结合中抒写对患难时代的感伤,而其闲暇时所作写景咏物、感怀酬唱的诗也写得清婉晓畅、雅俗共赏。

郑谷少年聪慧,自称“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卷末偶题三首》其二),并受到马戴、李朋的勉励,后来又得到李频、薛能的赏识,故其在诗艺上自视甚高,曾云:“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未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卷末偶题三首》其一),其致力于诗歌创作之“野心”于此可见一斑。郑谷试图拯救唐末诗歌整体过于重视声律而轻思想内容之诗风,曾在《云台编自序》中自评己诗:“虽属对声律未畅,而不无旨讽”[2],可知他不喜格律却重“旨讽”,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方面倾注了不少心力。

《宋史·艺文志》载郑谷曾有《国风正诀》一卷,是书今虽已佚失,但今存郑谷集中尚可见郑谷提倡“骚雅”之倾向,其《卷末偶题三首》(其三)云:“一第由来是出身,垂名俱为国风陈。此生若不知骚雅,孤宦如何作近臣”,《寄赠杨夔处士》诗云:“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仰天才”,《静吟》一诗亦云:“骚雅荒凉我未安,月和余雪夜吟寒”,无不明确表示其对盛唐格调的推崇和要求继承风雅传统的态度。与其尚“骚雅”一脉相承,郑谷在诗中喜表现自己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怀,如其“风骚如线不胜悲,国步多艰是此时”(《读前集二首》)、“缙绅奔避复沦亡,消息春来到水乡。屈指故人能几许,月明花好更悲凉”(《黯然》)、“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那能得庇身。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等等,均可见其关心时局、忧虑天下的情怀。

郑谷诗歌不乏传世者,如其《鹧鸪》诗: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

此诗当写于其落第南游之际,诗中满是伤感迷惘之情。诗人将个人愁绪投射于鹧鸪之上,又以鹧鸪之哀音发自我之悲凉,胸有寄托,笔有远情,深得咏物诗之妙,故《唐诗绎》评此诗“无一笔呆赋,而渲染友情,神情欲绝”[3],金圣叹评此诗“深得比兴之道”[4],这也为郑谷赢得了“郑鹧鸪”的称谓。当时有所谓“郑谷诗坛爱惹僧”之说,郑谷与僧多有交往,今其集中明确写有僧字46处,另有名句云:“诗无僧字格还卑”(《自贻》)、“老郎心是老僧心”(《春阴》)等,后其爱僧与宋初魏野之爱鹤齐名。此外,郑谷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春阴妨柳絮,月黑见梨花”(《旅寓洛南村舍》)、“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十日菊》)、“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席上贻歌者》)等诗句精巧工整,别有意趣,亦皆有名。

身处晚唐,郑谷诗歌自不免受到晚唐流行的姚贾、温李、元白三大诗风影响。大抵而言,其五律多学姚合、贾岛,好苦吟,喜炼字句,多姚合式的闲淡意象;其七言绝句多学元稹、白居易,好用俗语,多浅切,诗句中喜用叠字格;其排律则多学温庭筠、李商隐,好用典使事,喜用鲜艳色彩。总体来看,郑谷诗歌呈现出清婉、浅切、悲凉的特点。前人论郑谷诗风者颇多,大抵誉之者谓其诗“清婉明白,不狎不野”[5],斥之者则谓其诗“格韵繁猥,语句浮俚不竞,不为议者所多”[6]。统观之,和晚唐一些名家相比,郑谷诗虽在深度、气格等方面有所逊色,但是,在晚唐末世之际,他始终坚持吟咏自我性情,追求艺术技巧,在异彩纷呈而又日益衰飒的晚唐诗坛上,依然不失为一个别具风貌、自成一家的诗人。故在晚唐诸人之中,郑谷可称佼佼,一如《四库全书总目·云台编提要》所云:“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7]

郑谷当时即享有较大诗名,其诗在唐末宋初阶段的影响极大,从其学诗者不乏其人。《唐才子传》载有所谓“一字师”事:“齐己携诗卷来袁谒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己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8]除齐己外,黄损、孙鲂等皆从郑谷学诗,后皆有所成就。

卢肇(818~882),字子发,袁州文标乡(今分宜县杨桥乡观光村)人。少时家贫,然勤奋好学:“为业之初,家空四壁,夜无蜡烛则睡。恨冥顽,亦尝是刺”[9],文思敏捷,过目不忘,初就读于修仁乡经馆,后入府学就读。通易经,以才见著。时李德裕为袁州长史,卢肇以文投之,德裕大加赏识。后肇入京会试,“德裕复相位,见肇至,喜曰:‘吾喜为金榜得状元矣’,遂魁天下”[10],卢肇因此成为江西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状元。初入仕,充任鄂岳节度使卢商从事,“未尝奔走形势之途”,兼以牛李党争故,为外辟小吏凡二十年。咸通三年(862),得江陵节度使赠太尉裴休、太原节度使赠佐仆射卢简求等推荐,由潼关防御判官调秘书省著作郎。同年八月,擢仓部员外郎,充集贤院学士。咸通四年,以朝散大夫持节歙州诸军事守任歙州刺史,五年,赐金印紫绶。咸通七年,任满回乡候选。此后历任宣州、池州、吉州刺史。中和四年(884)卒于吉州任所。其生平事迹可见《宜春县志·艺文志》《分宜县志·艺文志》《袁州府志·艺文志》《新安志·艺文志》《江西通志》卷一百五十九、《方舆览胜》卷十九、《明一统志》卷五十七、《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五十二、《江南通志》卷七十二、《郡斋读书志》卷五、《说郛》卷四十四、《万姓统谱》卷十一、《唐摭言》卷三、《北梦琐言》卷三、《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一、《唐诗纪事》卷六十六等。

卢肇以文著称,其最有名者为《海潮赋》,懿宗曾评曰:“卢肇文学优瞻,时辈所推,穷测海潮,出于独见,征引有据,图象甚明,足成一家之言,以祛千载之惑。其宜宣付史馆。”[11]卢氏勤于著述,有《俞丰集》十卷、《文标集》三卷、《大统赋》二卷、《卢子史录》四卷、《逸史》三卷。其集多佚,较为完整者,有《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一所录诗一卷,清刻本《文标集》三卷、补遗一卷,豫章丛书本《文标集》三卷,《袁州二唐人集》所录之《文标集》三卷、补遗一卷,《丛书集成续编》卷一百二十三所录《文标集》三卷、补遗一卷,今人龚杏根之《卢肇集校注》。

卢肇诗数量不算多,成就亦平平。但其诗或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吟咏性情,或写景状物,或酬唱应和,语言自然质朴而不乏典雅生动,风貌独具且个性鲜明。其代表作首推《汉堤诗》,诗曰:

阴沴奸阳,来暴于襄。洎入大郛,波端若铓。触厚摧高,不知其防。骇溃颠委,万室皆毁。灶登蛟鼍,堂集鳣鲔。惟恩若雠,母不能子。洪溃既涸,闬闳其虚。以隳我堵,以剥我庐。酸伤顾望,若践丘墟。帝曰念嗟,朕日南顾。流灾降慝,天曷台怒。滔滔襄郊,捽我婴孺。于惟馀甿,饥伤喘呼。斯为淫痍,孰往膏傅。惟汝元寮,佥举明哲。我公用谐,苴茅杖节。来视襄人,噢咻提挈。不日不月,咍乎抃悦。乃泳故堤,陷于沙泥。缺落坳圮,由东讫西。公曰呜呼,汉之有堤。实命襄人,不力乃力。则及乃身,具锸与畚。汉堤其新。帝廪有粟,帝府有缗。尔成尔堤,必锡尔勤。襄人怡怡,听命襄浒。背囊肩杵,奔走蹈舞。分之卒伍,令以麾鼓。寻尺既度,日月可数。登登嶪嶪,周旋上下,披岘斫楚。飞石挽土。举筑殷雷,骇汗霏雨。疲癃鳏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不劳其劳,杂沓笑语。咸曰卢公,来赐我生。斯堤既成,蜿蜿而平。确尔山固,屹如云横。汉流虽狂,坚不可蚀。代千年亿,与天无极。惟公之堤,昔在人心。既筑既成,横之于南。萌渚不峻,此门不深。今复在兹,于汉之阴。斯堤已崇,兹民获佑。齯童相庆,室以完富。贻于襄人,愿保厥寿。繄公之功,赫焉如昼。捍此巨灾,崒若京阜。天子赐之,百姓载之。族孙作诗,昭示厥后。

是诗前有长序,可知其欲赞“范阳卢公”救灾之功,故以“声诗播之,登于乐府”。此诗颇有其赋之风,规模宏大,铺陈排比,描写生风。状洪水之汹涌则“触厚摧高”“骇溃颠委”;哀民生之艰难则“万室皆毁”“饥伤喘呼”;状军民之劳作则“飞石挽土”“骇汗霏雨”;夸堤筑之功成则“确尔山固”“屹如云横”。全诗采用四言,不仅贴近现实,而且用词典重,颇具古风,堪称佳作。

卢肇另有《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刺史成应元》一诗颇为著名: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鞞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噉,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此诗写于卢肇中举之后,是其回顾当初与黄颇一起赴京赶考前与自己状元及第之后袁州刺史待其前倨后恭、态度迥异一事有感而发之作。诗中将龙舟竞渡夺标与科举相提并论,不仅表明了自己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流露出自己中榜后的志得意满,而且暗含了对阿谀奉承之辈的讽刺之情和对人情世故的深沉慨叹,巧妙地反映了当时官场的现实。全诗刻划逼真,比喻贴切,可谓别有慧眼,匠心独具。他如《耸翠峰题石》《题甘露寺》等诗,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尚可窥见少许盛唐面目,实属难得。

在唐代诗歌史上,卢肇地位并不高,但他以自己的高洁品性及诗文才智在宜春文人中享有盛誉。

王毂,字虚中,号临沂子,宜春人。毂少时即以气节著称,轻财重义,为乡里所誉。乾宁五年(898)举进士、历国子博士,终尚书郎。其生平事迹可见《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卷十、《江西通志》卷七十二、《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三、《类说》卷五十五、《全唐诗》卷六百九十四、《全唐诗录》卷九十七、《唐诗纪事》卷七十、《五代诗话》卷三。

王毂长于乐府,以歌诗著称,《唐才子传》载:“(毂)未第时,尝为《玉树曲》云:‘璧月夜,琼树春,莺舌泠泠词调新。当时狎客尽丰禄,直谏犯颜无一人。歌未阕,晋王剑上粘腥血。君臣犹在醉乡中,一面已无陈日月。’大播人口,适有同人为无赖辈殴,毂前救之,曰:‘莫无礼!我便是道“君臣犹在醉乡中”者。’无赖闻之,惭谢而退。”[12]王毂有集三卷,《观光集》一卷,又撰前代忠臣临终不劳图一卷,皆已遗失,《全唐诗》录其诗18首。

王毂之诗,多寄寓比兴之作,好胸臆语,气势阔大,想象奇特,颇有长吉之风,如“寰海沸兮争战苦,风云愁兮会龙虎。四百年汉欲开基,项庄一剑何虚舞”(《鸿门宴》),“丹穴娇雏七十只,一时飞上秋天鸣”(《吹笙引》),“有人遗我五色丹,一粒吞之后天老”(《梦仙谣三首》之一),“直疑青帝去匆匆,收拾春风浑不尽”(《刺桐花》)等等皆是。其最有名者,为《苦热行》一诗,诗云: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诗歌谓祝融鞭火龙,又为火旗烧天,又谓日轮凝住,可见其长于想象。为突出“苦热”,诗人用万国如烤、五岳枯干、四海波竭来铺陈,苦热之态尽显无遗,可谓极善表现。结尾笔锋一转,求一夕清凉,扫天下之炎热,其气势,其胸襟,均非常人能比,可谓奇特伟人也。于此一诗即可见王毂诗喜用秾词丽语,手法夸张,感情强烈,对比鲜明之特征。总之,王毂诗虽有限,但敢于创新,在晚唐五代的江西诗坛上可谓独树一帜。

僧虚中,袁州人。少年即入佛门,好读书吟诗。居于峡江玉笥山近二十年,后漫游潇湘,住在湘西宗城寺,与齐己、尚颜、栖蟾等诗僧为诗友。长沙马希振侍中爱之,常延纳虚中于书阁中。尝有诗赠司空图,图颇重之,曾云:“十年华岳峰前住,只得虚中两首诗”,其见重若此。虚中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十六、《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三十三、《全唐诗录》卷九十八、《诗话总龟》卷十、《唐诗纪事》卷七十五、《全唐诗》卷八百四十八、《江西通志》卷一百零三等。

虚中有《碧云诗》一卷,已佚,《全唐诗》录其诗14首。又尝作《流类手鉴》一卷,讨论作诗技巧,有明胡文焕《格致丛书》本传世,《吟窗杂录》《诗法统宗》《诗学指南》亦著录,今人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亦著录。《流类手鉴》受贾岛《二南密旨》及郑谷《国风正诀》影响,以“诗有二宗”言南北宗,以“日午、春日比圣明”,以“残阳、落日比乱国”,所引诗例多贾岛、李洞、齐己等人之作,可知其旨趣。

虚中所存诗皆五律,多为赠酬之作,大抵皆感情真挚,浅切自然,近于姚合一派。其中较有名者,有《石城金谷》《献郑都官》《寄华山司空图二首》等。其警句如“朝阳生树罅,古路透云根”(《赠屏风岩栖蟾上人》)、“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悼方干处士》)、“喜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马侍中池亭》)、“老负峨眉月,闲看云水心”(《赠齐己》)等,皆为人所称。虚中虽身为僧侣,却心系世事。如其《石城金谷》《哭悼朝贤》《悼方干处士》等诗或怀古伤今,或悼念贤臣,或为人不平,均与现实有关,其中真情自然流露,毫无雕琢。虚中在晚唐五代诗人中不算特别突出,但亦小有成就,不可忽视。

黄颇,生卒年不详,字无颇,宜春人。师韩愈,有文名。困顿科场十三载,会昌三年(843)登第,与卢肇属同榜进士,后官至监察御史。其墓在宜春县北五十里之湖塘。其事迹可见《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五十二、《江西通志》卷七十二、《舆地碑记目》卷二、《类说》卷三十四、《记纂渊海》卷三十七、《氏族大全》卷三、《天中记》卷三十八、《佩文韵府》卷二十六、《唐摭言》卷二、《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二。

黄颇曾有文千篇行于世,今散佚,唯存文《受命于天说》,见于《文苑英华》卷三百六十一,《全唐文》亦收录。其诗亦多失,《全唐诗》卷五百五十二录其诗3首,分别为《和主司王起》《闻宜春诸举子陪君主登河梁玩月》《风不鸣条》,前二首为七律,后一首为五排,三诗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均不甚高,但其言语清丽、典雅,好用典故,均可见其长于文章者之习性。

注释

[1]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页。[2]郑谷撰,傅义校注:《郑谷诗集编年校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3]杨逢春:《唐诗绎》,见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2页。[4]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52页。[5]祖无择:《郑都官墓表》,《龙学文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6]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7]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1页。[8]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九。[9]卢肇:《进海潮赋状》,见《唐文粹》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0]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11]卢肇:《进海潮赋状》,见《唐文粹》卷五。[12]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十。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0: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