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
托尼·莫里森简介
诺贝尔得奖者小简介
姓名:托尼·莫里森
出生年代:1931年-
职称:作家
国家:美国
个人情况:莫里森于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1949年终于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她的作品在1970年后陆续发表。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的发表,为她赢得了“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称号。
1973年,她推出了第二部小说《秀拉》。后又有《所罗门之歌》(曾获得过美国图书评论奖)、《沥青娃娃》、《宠儿》(获得过普利策奖),《爵士乐》。
1993年,由于她“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像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尼·莫里森成功的故事——技巧高超的文学大师
云聚集在一起,静止不动,注视着从森林里急流而下的河流,迅速奔向山腰,却不知究竟要去哪里,直到筋疲力尽,病了,呻吟着,然后,慢下来,停止了步伐,离大海只有20里格(旧时长度单位,约为3英里或3海里)之遥。
——托尼·莫里森
如果云一直横向去追这急流而下的河流,那就意味着它永远不会成功;但当它停下来的时候,它发现了一个秘密:它离大海只有3英里。
1987出版年的《宠儿》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此作获1988年普利策小说奖。莫里森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6年她因对美国文学的卓越贡献而获得了国家图书基金会奖章。
莫里森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她娴熟地潜入语言之中,并清除种族主义的羁绊,赋予文学语言诗一般的光采。
她的作品《宠儿》在题材的深度上较之于其他作家的相关作品,有明显的拓展.她采用不同的人物视角,并穿插着意识流的手法,把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各自对过去的回忆都展示了出来。
这部作品在结构上跨度较大,且十分自由。作品时间、地点的不断更换也许给读者一种混乱的感觉,但这正是作者的大胆之处,她相信读者的水平足够认识到她的艺术手法的高超之处,这一手法使得她能够在相对来说比较简短的小说中活脱地表现出多位人物的特点与经历。
莫里森把现实主义手法与民间歌谣成功地结合了起来,这一结合非但强化了其文学的真实性,也强化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的运用巧妙,那是一种内容丰富但是用词并不华丽的语言。作为作家,她的创作主题是大众化的,但切人的角度却并不落俗套。其独特技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莫里森摒弃以往白人惯用的那种用黑人粗俗的语言来描写黑人悲惨命运的手法,而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打动读者;
第二、摆脱以往重墨描述黑人外在的悲惨境遇的写法,着重挖掘主人公的自虐心态——对美的羡慕,对爱的渴望,这种心态在危机感中增强,最后在醒悟中湮灭,这是托尼·莫里森最打动读者的地方。
作为一个作家,托尼·莫瑞森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不在于她驾驭文字的娴熟,不在于她把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在与当你读完了她的书之后,你会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物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才能解决各民族人们精神生活上的贫乏乃至堕落?莫里森就是通过她的作品,细腻地关照了黑人的不同命运及他们的屈辱生活,同时也关照到一个阶层,一个生活在暗无天日的阶层的人们的命运和屈辱,让人们感到一种彻骨之痛,看到了一条模糊的朦胧若雾的艰辛的求生的路径。
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也要掌握技巧,没有技巧地盲目去做,最终一定会一事无成。就拿钓鱼来说,鱼饵越小才能增加鱼的信任度,才能更容易引鱼上钩。
教育启迪
在托尼·莫里森获取诺贝尔这一瑰冠之时,众多权威人士对他的评价大同小异:她是位技巧高超的文学大师。她也是在写作中坚持不懈,获得写作技巧,她的作品才最终获得人们的认可。这些经历,并不简单。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精神,面对正确的目标,只要是对的,就要坚持;只要没有违背原则,就要继续下去;做学问需要技巧,生活也需要技巧,技巧会使所有的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技巧可以令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