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戏曲名著·杂剧编·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释义

戏曲名著·杂剧编·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夫人长老上,云) 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 (旦云) 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旦唱)

【正宫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滚锈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请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红云) 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旦云) 你那知我的心呵! (旦唱)

【叨叨令】 见安排著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做到科,见夫人科) (夫人云) 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末云) 小生托夫人余荫; 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洁云) 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 (旦长吁科) (旦唱)

【脱布衫】 下面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著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 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 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 小姐把盏者! (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 请吃酒! (旦唱)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么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红云) 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 红娘呵,甚么汤水咽的下! (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夫人云) 红娘把盏者! (红把酒科)(旦唱)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著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下) (末辞洁科) (洁云) 此一行别无话儿,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下) (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哪里?有梦也难寻觅。

(旦云)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末云) 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 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为君送行:“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归来意,怜取眼前人。” (末云) 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 谨赓一绝,以剖寸心:“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自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归家若到罗帏里,昨日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 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 (旦唱)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 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 再谁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 (旦唱)

【一煞】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什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 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 四周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 (末云) 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下)



长亭: 古代设置在大路上供休息和送别的亭子。大约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碧云天”两句: 由范仲淹 《苏幕遮》 词“碧云天,黄叶地”脱化而来。黄花: 指菊花。玉骢 (cong匆): 青白色的马,今名菊花青,也泛指马。“却告了”两句: 是说明相思才了,别离又起。却: 才。回避,躲开。破题儿:唐宋以来,考试诗赋、八股,开头解析题意叫做破题,这里比喻事情的开端。靥 (ye夜) 儿: 面颊上的酒涡。古代女子在这里施朱粉的妆饰。举案齐眉:典出 《后汉书·梁鸿传》,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的故事。两人相爱相敬,孟光每次送饭茶给梁鸿时,总要把木盘举得高高的递给他,以示相敬如宾。案: 古时进食用的矮脚木盘。就里: 内中情由。指张生恋爱过程中的波折。望夫石,据 《太平御览》卷四四○引刘义庆《张明录》载: 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 状如人立。相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携弱子送至其山,立望其夫而化为石、因名焉。此种传说,不少地区都有。玉醅 (pei胚): 美酒。白泠泠,清澈状。蜗角: 典出 《庄子·则阳》篇。说蜗牛两角有两国,左边的叫触氏,右边的叫蛮氏。两国争地打仗,死了数万。蜗角和蝇头都比喻极细小的东西,借喻争微逐末。登科录: 科举考试时期的录取名册。做亲的茶饭: 指结婚喜酒。经忏。经文忏词,这里泛指佛经。礼: 念经拜佛。红泪: 王嘉《拾遗记》卷七载: 三国魏文帝时,薛灵芸被选入宫,泣别父母,以玉唾壶承泪,壶即红色。后人遂称女子眼泪为红泪。司马青衫: 语出白居易 《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伯劳: 鸟名。古乐府《东飞伯劳歌》有“东飞伯劳西飞燕”句,“劳燕分飞”,借喻人的离散。“泪添”两句: 元李珏《〈题江水云〉西湖类稿》诗有“泪添东海水,愁压北邙低”之句; 这里意仿李诗。九曲黄河,相传黄河从积石山到龙门一带有九弯。三峰华岳,即西岳华山的三峰: 莲花峰,落雁峰、朝阳峰。文齐福不齐: 有文才而无考中的福分。



这折戏就是脍炙人口的 《长亭送别》。在上一折 《拷红》戏中,老夫人虽然迫不得已答应了崔张的婚事,但又提出“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硬逼张生“上朝取应”,并且指出“得官呵,来见我; 驳落呵,休来见我。”慑于老夫人的淫威,张生不得不上京猎取功名。剧写莺莺、红娘和老夫人等在十里长亭送张生“上朝取应”的情景。主要通过莺莺送别张生时的长嗟短叹,表现她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

《西厢记》对人物心理的刻画是十分著名的。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复杂内心活动,挖掘深刻,表现细腻。语言秀丽华美,音韵悠扬,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这些特点在这折戏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剧情分四段推进。首先写赴亭。一开始,作者通过莺莺的口说道:“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点出了主人公上场的心情和送别的时节。这段道白实际起了序幕的作用。

莺莺自从佛殿上和张生邂逅相遇,风风雨雨,不知度过了多少难眠之夜,可如今,事情刚有了眉目,又被迫分离; 这一离,何时才能再聚呢?思前想后,禁不住“伤感”至极。而离别又正值“暮秋天气”,就更增添了她的“烦恼”。作者有意识地把送别安排在这样一个自然环境里,为抒写莺莺的离情别绪提供了广泛的天地。因此,莺莺便唱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看,满目是深秋苍凉的景象。“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四句即渲染了一种浓郁的送别气氛,同时又衬托出莺莺凄苦哀惋的心情。“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莺莺的自问自答。是谁在一个晚上把这一片树林染成红色了? 这都是离别之人的血泪啊! 这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莺莺听说张生要走,昨天晚上伤心地流了一夜泪的情景。这里,自然景物跟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是情是景,概莫能辩。清代梁廷枬说,王实甫写作至此,“思竭,扑地遂死”(《曲话》),足见这支曲文的妙绝。

莺莺对张生是无限依恋的。“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正因为如此,当她见到沿途长长的柳丝和疏朗的树林,便脱口唱出“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张生的马儿在前,莺莺的车子在后,他俩一前一后地走着,由是便生出了“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的念头。由情及景,情景相生,惜别之情,可感可触。“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离别使得她撕肝裂肺,形消体损。虽是夸张,却不失其真。

第三支曲子是莺莺对红娘的回答。红娘问:“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莺莺答:“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是的,如今心爱的人儿就要远别了,再打扮给谁看呢? 这里,作者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句,且多用叠词,一气贯注,流转如珠,倾泻出主人公烦闷不已的复杂心情。

这三支曲子,紧密结合赴亭途中的景物,想象丰富,手法多变,细致入微地展现了莺莺此时的内心世界,把人物的极其微妙复杂的感情表现得具体形象,真挚感人,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段写离筵。张生、莺莺一到长亭,老夫人便催促入席,接着便对张生说:“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念念不忘“得官”。张生虽然一面答复“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一面却也痛苦不堪。莺莺这时看到的张生是:“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 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因为有老夫人在场,他的感情不好过分表露。于此可见,张生此时也痛苦至极。莺莺呢?更不松缓,“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是谁使得这对年青人如此痛若? 是老夫人。有力地暴露了封建势力强加给青年男女的痛若。

莺莺清楚地知道,他们这一别,她又要受相思的折磨。“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苦甚则怨生。因此,她埋怨张生:“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不但是正面批评张生,同时也表示了对功名的蔑视,表现了她可贵的叛逆精神。

但是,莺莺的怨又是假的。“打是亲,骂是爱”。爱才是真的。试看:“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这难道还爱得不深?真是一往情深。王实甫真不愧为刻画人物的高手,把一个未婚女子的心态简直写绝了。“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离愁是何等难遣,稍不留神,往昔爱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就袭上心头。这里,有她对过去爱情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爱情的担忧,充分表现了她对张生忠贞不二的态度。

当红娘说:“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时,莺莺说了一番于饮食无味的话之后,又借题发挥说:“眼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说是借题发挥,实际是情不可遏。此时,莺莺的心态由爱又变为恨了。紧接着便发一通“牢骚”:“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这个“牢骚”发得好! 这里除了对功名的藐视之外,更有对“拆鸳鸯”的谴责。虽没指名道姓指责老夫人,但分明就是指老夫人。这样,就进一步强化了莺莺反封建的形象。

这段八支曲子,写得极有层次。莺莺感情上的跌宕起伏,曲折变化,正见得她柔肠百结。在表现方法上,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自然贴切,感人至深。对于表现人物性格,实现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段写道别。“车儿投东,马儿向西,”马上就要分别了。这时候,老夫人已经不在场,两人可以自由讲话了。因此,莺莺第一句话便是:“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与老夫人针锋相对。接着又口占一绝,以表试探。当这一切都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她悲喜交集,泪如泉涌。“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这个时候,她多么想端起酒杯,“且尽生前酒一杯”,然而,“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情怀缱绻,悲不自胜,完全符合人物心理变化的真实。

但是,张生毕竟是要走了。于是,她千叮咛,万嘱咐。“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这往后的日子又怎么过?作者将莺莺的思绪由眼前又挪到今后。“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岂但是以后,今晚就不好过。“昨日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这样,便进一步丰富了莺莺的内心世界。直到张生问:“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莺莺才说:“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莺莺其所以把这番话藏在心底,直到最后才说,表明这是她最关切的。封建社会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其爱情也往往不牢靠,这是她们很大的不幸。从这点上说,莺莺的这种思想是有其典型意义的。

最后一段写送别。张生终于走了,带着满腔的离恨走了。莺莺呢? 怀着满腔的惆怅,还在深情的眺望。“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她多么想再看看张生几眼,可是青山疏林,淡烟暮霭,一切都不做美,使她想看而看不真切。“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时日向晚,古道上听不见人的任何声响,有的只是禾黍在秋风中飒飒作响,还夹杂着几声马的悲鸣。前者无声,后者有声; 表面上无声,细听却有声; 这不分明是写莺莺痛苦的心灵在呼唤吗?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又是一幅绝妙的水墨画。张生已经走得很远了,莺莺还在载愁怅望。谁能说得清她这时有多少愁?“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所有的人间烦恼都充塞在她心里,还怀疑这么大的小车是否装得起; 无形无重的烦恼变成了可用车装的有形有重的物体。这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支曲子借景写情,景为情设,情因景显,使秋景与离情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长亭送别》以其鲜明的反封建主题和杰出的艺术成就受到后人的广泛称赞而历演不衰。今天,我们赏析这折戏,就是要吸取其思想和艺术的精华,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