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注释】
选自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川:大水。
不可防:不能堵塞。
弭(mǐ):消除。
塞:堵塞。
邦:城邦,国家。
倾:倒塌。这里指灭亡。
【赏析】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这篇文章,根据郑国大夫子产保护乡校,让人民畅所欲言一事发表评论,表达了自己希望广开言路的主张。作者赞美子产尊重民众意见,反对当权者阻塞言路的做法。他说: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意思说:河水不可以堵塞,言论不可以制止。下面的言路堵塞了,执政者就变成了聋子,国家就要覆亡了。
韩愈认为,治理国家应该广开言路,使民情上达,避免闭目塞听,盲目制定政策法规。据《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国子产“以礼相国”,允许“众口嚣嚣”,各言其志,让人民自由发表意见。子产认为,人民议论执政者的善否,是正常现象,应该采取“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的态度。由于子产善于听取百姓意见,顺从民心民意,择善而从,有过能改,取得了良好的治国效果,在强敌环伺,诸侯互相攻伐的战乱情况下,郑国维系了20年安定团结的局面,实属不易。子产也因此成为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
而周厉王(《国语·周语》)专权贪暴,听不得不同意见。凡有非议朝政,指责其过失者,均被杀掉。人民敢怒而不敢言,道路以目。卿士邵公劝导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强调了堵塞言论的危害性。他以治水须开通河道为喻,主张治理国家,应该让人民畅所欲言,发表政见。然而周厉王拒绝了邵公的劝诫,继续暴政虐民,最后被人民起义赶下王位,流放于彘(今山西省霍州)。
韩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河水不可以堵塞,言论不可以制止。否则,下面的言路堵塞了,民情不能上达,执政者变成了聋子,国家就危险了。
中唐之际,藩镇割据,“有君无臣”,尾大不掉。韩愈以史为鉴,发出“谁其嗣之,我思古人”的感叹,希望出现一个像子产一样的政治家,来治理国家,使唐帝国得以中兴,用心可谓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