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而今虽季世,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
【注释】
选自明·冯梦龙《序山歌》。
俚:俚俗,通俗。
郑卫:《诗经·国风》中郑国和卫国的诗歌。
遗:遗风,遗韵。
假:假的,不真。
【赏析】
冯梦龙在文学上,崇尚通俗、自然的文风,主张“情”与“真”,尤为重视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他认为,民间歌谣是作者真情的表现: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之遗欤?而今虽季世,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
意思说:民歌虽然非常俚俗,难道不是《诗经》中郑、卫之遗风?而今文坛上复古模拟之风虽然快过去了,但诗文仍然矫情,只有民歌没有矫情,民歌不与诗文争名,所以真情流露,不屑于以矫情为之。
在明代,尤其是明代中叶,民歌非常繁荣,这些作品技巧优美,引起了文人们的重视。明代复古派李梦阳、何景明等都承认它的价值。袁宏道认为,明代民歌为“可传之作”(《叙小修诗》);卓人月谓民歌为明代一绝,可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美(陈宏绪《寒夜》引)。冯梦龙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也是民间文学的热爱者和保护者,曾搜集、整理、刊行过《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等民歌集。他在《序山歌》中充分肯定民歌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认为《诗三百篇》中的风诗雅诗,大多是民间歌谣、情爱之作,今日的民歌实与郑、卫之风相类,是可存而不可废的。但自骚、《诗》以来,诗文为文人学士所掌握,民歌出自田夫野之口,辞语俚俗,“遂不得列于诗坛”。但民歌的特色是贵在真情,既不宣扬名教,无意作伪,也不与诗文争名,不尚辞华。只是“民间性情之响”,故多真声。他所说的“有假诗文,无假山歌”,不仅说明了民间歌谣与正统诗文本质上的区别,也阐明了民歌为人民喜爱的原因。
冯梦龙重视民歌,他整理出版的《山歌》借男女之真情,揭发名教的虚伪,批判文人学士或为功名、或为应酬、或以仿古为荣的“假诗文”,对于提高民歌的地位和价值,促进民歌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