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屈守元 赵晓兰《细林夜哭》爱国诗词鉴赏
释义

屈守元 赵晓兰《细林夜哭》爱国诗词鉴赏

作者: 屈守元赵晓兰

细林山上夜乌啼, 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 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 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 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 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 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 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 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 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 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局蹐日月促, 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 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 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 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 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 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

抚膺一声江云开, 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

为我筑室傍夜台, 霜寒月苦行当来。

夏完淳

这首诗是为哀悼作者的老师陈子龙而写的。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自幼读书,不好章句,喜论当世之故”(《经世编事》)。陈子龙的青年时代,正是明代政治最腐败的时代,权奸魏忠贤当道,忠贞之士,横被摧折,生民涂炭,民不聊生。陈子龙痛恨权奸误国、边事日坏,曾和夏完淳的父亲、江南名士夏允彝等人一起创立“几社”,纠弹时政,砥砺名节,与继承东林流风余韵的“复社”声气相应,在海内享有盛望。清兵入侵后,祖国河山惨遭蹂躏,人民横遭杀戮。陈子龙力求抗清,图谋中兴,他不满朝廷昏愦,辞官回乡,与至友夏允彝等聚众起义,虽经历无数挫折失败,仍一往无前、毫不动摇。清顺治四年(1647),陈子龙等策动明朝旧臣、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正,不幸吴部兵变,吴胜兆被执遇害。五月,陈子龙被捕押解南京,途中舟泊松江跨塘桥,纵身投水,壮烈殉国。细林,山名,在今上海南浦南二十里,旧名神山,与佘山并称,清兵下江南,松江城破,陈子龙曾避居西泖,时时往来于细林、佘山之间。陈子龙殉国两个月后,作者也被捕押解南京,船经细林,触景伤情,感慨万端,遂以此诗志哀并表达对以身殉国的老师的无限景仰、怀念之情。

开篇四句为作品的第一部分,点明时间、地点及作诗缘由。“却忆当年细林客”到“酒酣睥睨意气亲”八句为第二部分,追忆师生昔日的亲密交往。“去岁平陵鼓声死”到“剪纸招魂为公哭”十二句为第三部分,追叙抗清斗争历程及其师壮烈殉国经过。“烈皇乘云御六龙”到篇末为第四部分,回顾国破家亡、身陷囹圄的惨痛遭遇,表达追随其师、慷慨殉国的决心,脉理清晰而又十分绵密。

发端写秋景萧瑟,夜乌哀啼,气氛凄怆、沉重,定下了全诗的主调。“却忆”二句,写其师负旷世逸才,诗文高华雄浑,睥睨一世,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孟公,陈子龙晚号于陵孟公。文章伯,文坛领袖。“昔日”四句,展示其师不仅才华过人,更兼豪气盖世。“相逢”二句,指出他们之间不但是亲密无间的师生,更是意气相投、生死与共的战友。夏完淳的父亲夏允彝与陈子龙同为“几社”盟主,父子、师生素以文章气节相砥砺,资质过人的夏完淳有幸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耳濡目染,稚嫩的心田里早就播下了忧国忧民、报效祖国的种子。“去岁”,指清顺治三年(1646)。自明崇祯帝自缢煤山,吴三桂引狼入室,清兵入关渡江之后,江南各地义师蜂起,夏氏父子与陈子龙等“几社”盟友共商国是,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清复明的伟大爱国斗争。秦庭,用春秋时申包胥哭秦庭七天七夜求兵救楚事,见《战国策·楚策》。聊城,用鲁仲连助齐收复被燕攻占的齐地聊城事,见《战国策·齐策》。这里均用以指陈子龙等抗清志士为救亡图存四处奔走,心力交瘁。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陈子龙等曾详尽地分析了敌我形势,准备以夏允彝的门生、原明朝总兵吴志葵统领的数万水军为主力,联络各地义军,夺取有重兵防守的苏州,再自苏州攻占杭州、南京,直捣清兵大本营。夏完淳也随父亲和老师投入吴志葵军中,为之运筹策划。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苏州久攻不下,清军大举反扑,义军寡不敌众,不幸兵败城破,将领大多殉国,夏允彝见大势已去,留下绝命诗后,自沉松塘。先文忠,即其父夏允彝,谥号忠节。烈皇,崇祯帝。攀髯,用黄帝小臣手攀黄帝所乘龙之胡须事,见《史记·封禅书》。夏允彝殉国后的第二年,即“去岁”春天,避居民间的陈子龙与夏完淳返回松江。当时江南义军大部溃败,只有吴易的太湖水上义军尚存。他们歃血为盟,共谋倡义,到吴易军中襄赞军事,吴易兵败受挫,英勇就义,“平陵鼓声死”,他们师生流离奔窜,又“共渡吴江水”,图谋策动清松江提督吴胜兆起义,意欲与湘鄂一带的李自成旧部、浙闽一带张煌言、郑成功率领的义军互通声气,再举义旗。事泄后,陈子龙殉国,夏完淳的伯父夏之旭亦从容自引。夏完淳“家仇未报,臣功未成。赉志重泉,流恨千古”(《土室余论》),他以春秋时晋国全家惨遭杀害的赵氏孤儿赵武(见《史记·赵世家》)及秦末随田横避居海岛、后自刎而死的门客(见《史记·田横列传》)自比,决心追随先烈,以死报国。“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柬半村先生》)、“人生谁无死,贵得死所耳”“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狱中上母书》),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充分展示出夏完淳炽烈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被押解到南京后,审讯他的是臭名昭彰的汉奸洪承畴,洪承畴劝其归顺,顿遭痛斥,洪“色沮无以应”。与夏完淳同时受审的还有他的岳父钱梅,岳父生性懦弱,似有动摇之意,夏完淳慷慨陈辞:“今与公慷慨同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屈大均《皇明四朝成仁录》)在夏完淳的激励下,钱梅与完淳同时赴难,保全了晚节。临刑时,完淳昂首挺胸,拒不下跪,长笑就刑。

诗篇为悼念其师而作,追怀恩师往事,大体以时间先后为序,由师及父再及己,层层推进,条理井然。结尾声情悲壮凄厉,完淳弱龄殉国,光照千秋,忠肝义胆,发为诗句,长歌当哭,点点为碧血所化,辨不清是诗是血是泪。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