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孝经全集《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赏析与注解
释义

孝经全集《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赏析与注解

广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1]而日见[2]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是要挨家挨户都走到,天天当面去教人行孝。以孝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父亲的都能受到尊敬;以悌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兄长的都能受到尊敬;以臣道教育人民,使得天下做君王的都能受到尊敬。

【注释】

[1]家至:到每家每户去。

[2]日见:天天见面。

【解析】

教人孝能够使儿女尊敬父辈,教人悌能够使兄弟和睦,教人臣能够使臣子尊敬君王。这就是孝经里面提出来的治理国家的方法,对促进社会和平、维护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典例阐幽

忠孝两全的许国佐

许国佐(1605-1646),字钦翼,号班王,旧庵,自署百花堂主,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在城(今榕城)人。国佐性格豪爽,天资聪敏,酷爱诗酒,侍奉双亲至孝。

明朝天启七年(1627)省试考中举人。崇祯四年(1631)登进士,选授四川叙州府富顺县县令。

任职期间,许国佐千方百计兴利除弊,广施善政,尊重乡贤,体恤民情,设议局、均税赋、废奴制、严惩横行霸道之土豪劣绅,百姓大为赞颂,也使邻县相互仿效。一时间,轰动巴中、巴西、川南等地区。由此也就得罪了不少祸害地方之权贵,他们便暗中勾结,买通了川军提督洪文峰,巡抚牛兆山,捏造“私调兵马剿山灭寨,草菅地方烧杀无度和撰题反联、欺君罔上”等罪名,将国佐革职查办,囚禁天牢。

后来,幸得朝中诸多知情的忠良和川南百姓极力为国佐申诉辩诬。两年之后,冤案终于澄清昭雪。朝廷便将这位公正廉明、抗暴治县的许国佐调任贵州省遵义县县令。

在此期间,正值朱明王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江山摇摇欲坠之时,关外皇太极和多尔衮统帅15万满、蒙精悍大军再度扑向山海关,试图破关之后攻取北京;李自成等13家农民军蜂起于四川、陕西、河南各省,到处攻城略地;朝内百官又结党营私,明争暗斗,狱中人满为患;崇祯皇帝刚愎自用,处处疑忌,滥杀功臣良将;满朝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忠良之士纷纷隐退……

崇祯十年(1637)春,皇帝急召政绩卓著的贤明县令许国佐入京,升任兵部主事,协同刚从狱中释放的兵部尚书傅宗龙统领边军30万,开赴燕山御敌。

初试锋芒,许国佐从战略上倚仗险要地势,利用敌军常胜的娇气,从战术上采取“据险设伏,诱敌人网,施行火攻,分割围歼”的方针。傅尚书依计而行。结果,几经激战,竟用5万边军就大破强敌15万精悍步、骑兵,使敌兵伤亡过半,大败退回了辽东。而后,许久未敢轻举妄动。

燕山大捷,龙心大喜,视许国佐为扶国栋梁,中流砥柱,升职为兵部员外郎,兼督九江饷务。

就在许国佐为国家力挽狂澜之时,突然接到一封家书,告知父亲许有丰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许国佐顿时放声大哭,哭毕之后他踌躇了:论忠,他必须为国而死;论孝,他必须请假而归。倘若不归而父死则极为不孝;不孝之臣则天下切齿,何以辅助朝政?

苦思了两昼夜,他终于无可奈何地决定:天下事只有由君王自为了。

崇祯皇帝终于恩准这位兵部属官回乡尽孝,并赐予御用灵芝草一对以宽慰他。命其尽孝之后即速回朝辅政。

崇祯十七年(1164)三月十八日,甲申国变,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国佐在家闻讯,即刻昏厥过去,醒来失声痛哭。于是便披麻戴孝,光着脚板率领知县吴煌甲及一众官吏,跪哭于揭阳孔庙。回想多年来匡扶社稷的百般心计竟然随皇上的仙逝而付之东流,不禁眼前一黑吐血倒地。事后,他带头在县衙为崇祯设灵祭奠,闹了49天,竟瘦了十多斤。

而后,明室旧臣马士英等拥立福王(弘光皇帝)在南京即位,意图复国,召国佐到南京复职勤王。国佐因父亲病重侍奉汤药而未能赴任。次年,清兵攻破南京,杀害了福王。明室遗臣黄道周、郑芝龙等又拥立唐王(隆武皇帝)在福州即位,诏令许国佐复职兵部侍郎,速到福建辅政。此时,恰逢父亲去世又未能成行,等到许父安葬之后,闽粤到处已经兵荒马乱,道路不通,无法赴任。

清朝顺治三年(1645)六月九日,揭阳县龙尾乡石坑村武生刘公显,因官场失意,便聚众造反。自称“大明镇国大将军领九天都督”,招集江西流民首领曾诠、福建流民帮主马麟等人马,号称“九军十八将”,先后攻占揭阳城外各都乡寨。

次年初秋,九军探得揭阳县令吴煌甲积劳病死,继任县令赵甲谟又失职获罪入狱,许国佐与罗万杰(揭阳人,崇祯十六年退隐之吏部主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等人离县未归,城中协守官员不多。便乘机设计智取了揭阳城,捕杀了知县谢嘉宾,都司黄梦选,推官刑之桂等官吏78人,只留下许国佐之母余氏老夫人作为人质,谦恭礼待,用车马送往桃山都九军大营,以此胁逼许国佐入伙。此时,许国佐正和罗万杰在潮州府衙与潮惠巡抚程峋等人策划募兵勤王,抵御清兵,护卫福建小朝廷;另一方面对揭阳九军施行剿抚之事,突然闻讯揭阳县城已被九军攻陷,城中官吏士绅均遭九军斩杀,老母亲也被九军扣留为人质……

国佐闻讯,顿时五脏崩裂,昏倒在地。醒来时痛不欲生,立刻辞别众官,飞身上马,快马加鞭,直奔揭阳。

刚到揭阳,只见残垣倒塌,尸骸遍地,烟火未熄,四野成灰……他顾不了许多,只想直闯敌营,以身换回亲娘,若能如愿,虽死无憾;若为救母而被迫屈身事贼则宁死不从。

国佐来到榕江,北河横亘眼前,波涛滚滚。此时正值劫后,途中行人稀少,江面舟楫绝迹。国佐救母心切,挥鞭策马跃下寒冷的江波之中,双手拉紧缰纯,随马泅渡过河。

国佐终于策马冲进桃都山前九军大寨。刘公显得知国佐到来,立刻恭身出迎,厚礼相待,百般劝其归顺,共举反旗,国佐誓死不屈从。

刘公显深知国佐乃辅国贤臣,忠孝驰名江南。若欲召令百粤,非此人莫属,便把国佐囚禁起来,厚礼款待,意图慢慢瓦解他的意志。

后来,揭阳百姓聚众密谋劫狱救出国佐,不料计策被九军密探侦破。

于是刘公显将国佐杀害,国佐被害时年仅42岁。这时,隐居在桑浦山下玉简峰的辜朝荐,闻知国佐被杀的噩耗,顿时悲愤填膺,用剑在峰前石崖之下凿下四个大字:天绝南臣。

一碗肉汤彰显赤子孝心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早在1927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经驰骋沙场的他是小一辈心目中的英雄,大家平时看到的都是他英武的一面,其实他对亲人也有着细腻而深沉的感情。这篇故事中那一碗来之不易的肉汤就承载着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那是1931年10月中旬,上级通知,要求县以下各级党员干部带头参加红军,以此来粉碎敌人的“围剿”。为此,湖北省鄂豫边区陂安南县委、县苏维埃政府在庙咀湾召开全县“扩红”大会。那时李先念是陂安南县苏维埃政府第一任主席,他就第一个报名参军。

为了让参军的青年们在出发前能吃顿好饭,新任县委书记郭述申派人买来一头肥猪和一大缸米酒为大家送行。然而马上就要开饭的时候,李先念却被上级派来视察工作的人找去谈事了。难得开荤,李先念却未能赶上同大伙一起就餐,细心的县委书记就特意让人给他留了一碗米酒和一碗肉汤。李先念回来后看到这些也很感动。

那时人们一年也难得沾一回荤腥,一碗普通的肉汤,在当时胜过现在的山珍海味。但是李先念捧着那碗香喷喷的肉汤,却舍不得喝上一口。他想起在家的父母好久都没吃到肉了,就把肉汤留下给父母喝。然而部队就要远行,他又抽不出身,于是托付通信员:“你辛苦一趟,给我父母捎个信,就说部队要远行了,我工作忙,不能向他们告别,让他们保重身体,不要为我担忧。另外,把这碗肉汤带去让他们尝一尝。”

李母见到肉汤,知道儿子参加了红军就要远行。她顾不得喝汤,急忙出去为儿子送行,通信员怎么也拦不住。当她气喘吁吁赶到庙咀湾时,李先念已带着队伍出发了。李母站在山坡上,眼望远去的部队,久久不肯离去。从这天起,红军的行踪、战斗的胜败、儿子的安危,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母亲的心。

1932年8月的一天,李先念带领红军打回来了。李母听到这个消息,万分激动,放下手里的活计,带着家里的全部积蓄上路去找儿子。

那时候李先念已是红四方面军第四军第十一师政委,正在与敌作战。正当他率部队与敌人打得难解难分时,通信员跑到李先念跟前说:“李政委,你母亲来了!”

李先念回头一看,母亲正在弥漫的硝烟中疾步向他走来。他一着急不禁火冒三丈,厉声吼道:“娘,打着你怎么办啊!快下去!”子弹就在他们身边飞过,母亲望着两眼发红的儿子,仍旧不顾一切地凑上去,她轻轻地拍了拍儿子身上的泥土,然后从衣袋中掏出两块银元,装进儿子的口袋,这就是她千里迢迢为儿子送来的全部家当。

知道儿子军令在身,做母亲的没有多说什么就离开了战场。战斗结束后,李先念也没来得及跟母亲话别,就抓紧时间带领部队转移了。颠簸的途中,李先念发现口袋里有东西叮咚作响,摸出一看,才发现母亲给他的两块银元。母亲慈爱的样子顿时浮现在他眼前,他不禁潸然泪下。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这次战场一别,竟是李先念与母亲的永诀。孝子心,慈母情,全都融入了那一碗肉汤,凝结为这两块银元,永久流传。

“笑星”是用孝心炼成的

对于牛群来说,1988年是让他刻骨铭心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年初与岁末,牛群经历了他生命中的大喜大悲。

凭借相声作品《领导冒号》,牛群第一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领导,冒号”成了当时社会上的流行语言,“牛哥”也成了牛群的代名词,走到哪里,他都会被认出来,无数的观众追着牛群索要签名,并且合影留念。

牛群的“笑星”之路便从这一年的春节开始,出了名的牛群开始在全国各地演出。但就在1988年快要过完的时候,人生的悲痛袭击了牛群。12月13日,牛群在广州演出,就在要登台表演相声的时候,突然获知了母亲去世的消息。噩耗传来,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牛群蒙了,但是他仍然强忍着泪水完成了演出。他说自己不知道是如何将那个相声说完的,但是他记得台下的观众没有乐。母亲临终时,自己不在老人的身边,牛群说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牛群兄弟姐妹六个,他最小,排行老六。在他11岁时,父亲就离开了牛群。是母亲辛苦地把自己拉扯大的,牛群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牛群从小就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非常听话。1970年,21岁的牛群参军入伍。刚进部队时,每个月只有8块钱的津贴,即使训练再辛苦,牛群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他要把这些钱好好地攒起来。

牛群会将每三个月积攒起来的钱,寄给母亲,一次寄16块。每年给母亲寄四次钱,是牛群刚当兵的那几年怎么也不会忘记的事情。而随着牛群待遇的提高,给母亲寄钱的数额和次数也相应地多了起来。后来每月一领到工资,他就跑到部队邮局给母亲汇款,到1987年的时候,每月寄给母亲的钱数已经上升到35块了。

无论走到哪里,牛群心中总是牵挂着母亲。每次从部队回到家里,牛群都会靠在母亲身边诉说自己在部队里的事儿。要是冬天,牛群就先用身体把被褥焐热,再让母亲入睡。他和母亲同睡一个被窝,牛群会把母亲的双脚放进自己的胳臂弯里,给母亲取暖。1988年,母亲病重,为了不影响到牛群的工作,她让牛群的哥哥姐姐瞒着不告诉他,想牛群的时候,她就用手使劲地抓褥子。牛群回家后,伤心地看到褥子被母亲抓坏了好几个洞。

对于孝道,牛群有自己的理解,世间的儿女怎么报答父母恩情呢?牛群说只要把父母当成孩子养,天下父母都会开心。一次做客山东卫视的节目时,牛群声泪俱下地说:“爸妈,来世我还要做你们的儿子”,让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原文】

“《诗》[1]云:‘恺悌君子[2],民之父母。’非至德[3],其孰[4]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5]?”

【译文】

“《诗经》里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人民的父母。’如果没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有谁能够教化人民,使得人民顺从归化,创造这样伟大的事业啊!”

【注释】

[1]诗:指《诗经》。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泂酌篇》。

[2]恺悌:和乐安详,平易近人。

[3]至德:至高无上的德行。

[4]孰:谁。

[5]其:助词,在单音节形容词之前,起加强形容、状态的作用。

【解析】

若想一统天下,实行至德的教化是最佳的方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热切拥护,推行政治也就变得比较容易了。执政者,若能顺着民众的自然天性,加以利用,施行教化,人民不但会像爱父母一样爱他,而且所有的政教措施,都容易实行了。

典例阐幽

留下路标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中,沿袭着一个可怕的习俗:村中的老年人一旦到了不能行走的时候,就得被自己的亲属或村民丢弃到深山密林之中,自生自灭。

村中有个名叫亚醒的穷汉子,自幼丧父,靠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全家虽贫亦乐,母亲那因饱经风霜而布满皱纹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

可是,母亲却有许多奇怪的生活习惯,每日三餐死活都不肯同儿孙们一起吃饭,一定要等到他们全都吃饱之后,才包揽余下的残羹剩菜;几件破旧不堪的衣服穿了十多年,补了又补,就是不肯换件新的。每当儿媳下地干活,她便独自在家照顾孙儿,洗衣煮饭,饲猪养鸡,把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次,家中丢失了一只母鸡,母亲万分心痛,竟然一连三天不吃饭,用此方式节约粮食,来补偿母鸡的损失和弥补自己的过失。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积劳成疾,母亲未满60岁便百病缠身。终于有一天,两腿突然不听使唤了。亚醒的妻子见时机已到,便催促丈夫按照村俗将婆婆抛弃到山林中。亚醒虽然心有不忍,但也无法违抗严厉的村规和妻子的命令,只得无可奈何地点头同意,对母亲说:“娘,数十年来您为儿受尽千辛万苦,从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今天儿想背您老人家到外面游玩。”母亲一听也就点头同意。

亚醒背着老母走了10多里路,来到一座莽莽的深山密林,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走了进去。不知怎的,母亲在儿子的背上在沿途不时地折断路旁的树枝。亚醒猜透母亲的用意——为事后设法回家时留下路标。为了彻底使母亲迷失回家的方向,亚醒故意四处兜圈子,一直走到天黑,累得气喘吁吁,来到山林深处的一棵大树下才把母亲放下来。

这时,夜幕已笼罩山林,四周一片黑暗,树木闪现出怪影,夜莺不时发出一声悠长凄厉的啼叫,给原本可怕的气氛平添了几分恐怖。亚醒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怯生生地对母亲说:“娘,您口渴了,待孩儿去为您找水来喝吧。”母亲一听,却平静地回答说:“儿,不必了。天色已晚,你赶快回家,妻儿们正在苦苦等着你,娘只希望你今后要好好地把孙儿养育成人。”亚醒闻言,心头不由阵阵酸楚,正待转身,母亲又把他叫住,将一盒火柴和一把镰刀塞到他的手中,继续对他说:“儿,为娘几十年来在这一带砍柴割草,无数次进进出出,路径总比你熟。此时山深林密,天黑路险,说不定还有毒蛇猛兽出没,你孤身一人是很难走出去的。快用这火柴点起火把照明,握紧镰刀防身,沿着刚才被我折断的路旁小树,平安回家……”听到这里,亚醒顿时犹如五雷轰顶,万箭穿心,两腿不由得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跟前,大哭说:“娘,儿真没良心,真对不起您啊!我要背您回去,不管内外有多大的压力和阻力,今后一定要好好地侍奉您老人家终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