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孙宜君《三门峡歌》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释义

孙宜君《三门峡歌》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作者: 孙宜君

抒情组诗。作者贺敬之。发表于《诗刊》1958年第5期。后收入作者诗集《放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2月初版)。《三门峡歌》由《三门峡——梳妆台》和《中流砥柱》组成。作者贯注真挚、磅礴的革命激情,借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丰富想象,在今昔对比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通过描绘古老黄河生机蓬勃的崭新面貌,纵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放声赞颂工人阶级“开天辟地”的英雄气概和巨大创造力,并对美好的社会主义明天发出了热情洋溢的呼唤。《三门峡——梳妆台》以形神兼具的笔力写出了黄河三门峡的大势,并以梳妆台作为全诗的贯穿线,写景抒情。诗中不仅有如生的景物,沸腾的情感,飞驰的想象,还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索。全诗虽然只有九节五十六行,但诗人以三门峡和梳妆台为落笔点,纵:忆昔抚今,畅想未来;横:以一点概括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貌。在感性和形象中,渗透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和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的深刻哲理。这首诗意境宏阔,充实而有光辉。《中流砥柱》则是以其在创造意境上的不同方式而显示特色。诗作通过抒情主人公“我”耳闻目睹三门峡工地的沸腾景象,直接抒发了诗人深沉真切的独特感受。全诗起兴于三门峡工地的动人场面,由“中流砥柱”引起千古英雄是“民族脊骨”的联想;又由历史回到广阔的现实,发出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擎天柱”的赞叹,在感情高潮中结束。从“中流砥柱”、“民族脊骨”到社会主义“擎天柱”,鲜明的形象渗透着深刻的道理,最后以形象作结,点明主题。这两首诗都具有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3: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