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斯托洛维奇
列昂尼德·瑙莫维奇·斯托洛维奇(Леонид На-умович Столович,1929—),苏联著名美学家、哲学博士、爱沙尼亚加盟共和国塔尔图大学教授。
斯托洛维奇的著述甚丰,他的美学主要专著有: 《艺术中与现实中的审美》 (1959)、《美学对象》 (1961)、《生活中和艺术中的美》 (1964)、 《美的范畴和社会理想》 (1969)、 《审美价值的本质》 (1972)、 《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 (1984)等。
作为苏联“新审美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斯托洛维奇崭露头角始于五十年代中期。1956年,苏联美学界爆发了关于审美本质问题的大讨论,讨论持续达十年之久,各种观点激烈交锋,形成了针锋对立的“自然说”和“社会说”两大派。以波斯彼洛夫、叶果洛夫为代表的“自然说”派坚持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自然属性的主张;而以斯托洛维奇、鲍列夫为代表的“社会说”派则根据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化的自然”的思想来解释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对象的社会属性,美的存在不能脱离人和社会,美学研究不能脱离人类社会历史。
斯托洛维奇的第一部专著,也是他的成名作《现实中和艺术中的审美》,用波斯彼洛夫的话来说,“社会说”的基本论点在其中“得到最彻底的系统化”,作者对审美“这个问题的新的提法和新的研究上,都是得风气之先的”。斯托洛维奇围绕美的本质这个中心,从现实的审美属性、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和艺术几个方面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他突破苏联美学界以往的传统看法,强调艺术的本质首先是审美的,肯定审美属性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不过,与持“自然说”美学家对“客观性”的理解不同,他所说的“客观性”不限于自然界,还包括不以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现象和人的社会关系。在论述审美知觉、审美体验、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时,他力图在对人与周围世界多方面联系的整体考察中,看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论及艺术,他强调艺术是人对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形式。
此后,斯托洛维奇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中,他从价值说出发研究审美,认为现实的审美属性本身具有价值性,第一次提出了“审美价值”的概念;在《美的哲学》中根据艺术的本质首先是审美的观点,论证美学的对象,明确提出美学研究的是审美,或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一书,则从系统论的角度全面考察了艺术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它的各项职能等等。
斯托洛维奇在苏联和国际美学界都颇具影响,而且声誉日增,他的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