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起源
【点睛之笔】
隶书萌芽于战国,成长于秦代,定型于西汉,兴盛于东汉。
【经典解读】
关于隶书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总结起来有以下两个步骤:
一、秦篆书写起来烦冗,不利交流。因奏事繁多,所以用“篆之捷”的“佐书”书写,这种“佐书”须方便、快捷,于是采用了民间中下层书写中流行的“草篆”体。
二、这种“简捷易写”的“草篆”体格式上并不统一,后由秦代狱吏程邈整理了一套方案为官方应用。因他的身份是狱隶,因此就把这种字体叫“隶书”,这就是历史上的程邈创立隶书说。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已经脱离了篆体,成为了一种独立的书写形式。所见有代表性的如20世纪出土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成帝河平元年(前28)、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的书简上的文字,乐浪汉墓出土的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的漆盘上的铭文,等等。它们从结构和字形上都已经完全改变,笔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相像的字形还能在东汉的碑刻中见到很多。
西汉碑刻中同时也还有一些方正或个别字带长形,又仅有极短的波势的字体,其代表性作品如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的《鲁孝王刻石》、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的《祀三公山碑》等。以上那些基本上已消灭篆体而形式稍有小异的“正体字”,一直流行于两汉、三国间,而且几乎独占了刻石碑志中的位置,这种字体应当说都是隶书。其形式自秦到汉,变化不太大,从字形上讲,先带长方,后变方扁,有些地方还交叉互用着,长波、短波也同样是交叉互用不分前后的。因此绝不能说它是一种字体彻底变为另一种字体的新旧二体,而是一种字体发展中的个别量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