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相生《深细活泼》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公诸长律每用咏物,以深细为工,然皆得比兴之意,故见活泼。(汪森《韩柳诗选》)
【诗例】
喜雪献裴尚书
韩愈
宿云寒不卷,春雪堕如簁。
骋巧先投隙,潜光半入池。
喜深将策试,惊密仰檐窥。
自下何曾汙,增高未觉危。
比心明可烛,拂面爱还吹。
妬舞时飘袖,欺梅并压枝。
地空迷界限,砌满接高卑。
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为祥矜大熟,布泽荷平施。
已分年华晚,犹怜曙色随。
气严当酒换,洒急听窗知。
照曜临初日,玲珑滴晚澌。
聚庭看岳耸,扫路见云披。
阵势鱼丽远,书文鸟篆奇。
纵欢罗艳黠,列贺拥熊螭。
履敝行偏冷,门扃卧更羸。
悲嘶闻病马,浪走信娇儿。
灶静愁烟绝,丝繁念鬓衰。
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
捧赠同燕石,多惭失所宜。
【解析】
用长篇巨制咏物,确是韩诗的一个特点。尤其是《南山诗》一篇,更以如椽大笔刻画终南山的千姿百态,可谓极赋家铺张扬厉、雕绘工巧之能事。诗中连用50余个“或”字,叠用“若”字、“如”字,比物取象,堪称诗家穷形极态、妙喻联珠之大观。这首作于永贞元年(805年)十二月立春的喜雪诗,也是最能体现韩诗胜境的代表作之一。题中的裴尚书指裴均,贞元十九年(803年)以功加吏部尚书,时在江陵为节度使,诗人则在其府任法曹参军。
全诗共20韵,前14韵直接写雪,于形容喻状中处处露出“喜”字;后6韵则以幕府所见补出“献裴尚书”情事,用典寄意仍紧扣“雪”字。其体物深细活泼,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观察入微,措笔细致。诗从“云寒”“雪坠”直接入题,分“投隙”、“入池”、“喜深”、“惊密”、“自下”、“增高”、“比心”、“拂面”、“飘舞”、“积压”、“迷界限”、“接高卑”、“乾坤合”、“物象移”、“为祥”、“布泽”、“气严”、“洒急”、“临初日”、“滴晚澌”、“聚庭”、“扫路”、“阵势”等等层层写来,笔致绵密,再现了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雪,由初起而渐大、由极盛而终止的全过程。其视合俯仰,听兼远近,感及冷暖,真可谓刻画尽态,无微不至。其次是拟状工巧,喻写生动。如其言雪先轻扬入隙而曰“骋巧”,写雪花入池渐化而曰“潜光”,谓其洁白如素曰“何曾汙”,状其垒高层积曰“不觉危”; 又以 “岳耸”形容“庭聚”之状,以“云披”拟写“扫路”之形,以鱼贯表现雪堆连绵横亘的“阵势”,以鸟迹文书再现道中残雪的留痕等等,无不形象巧妙,令人有亲眼目睹之感。至于把空中飘飘洒洒的春雪比作轻盈飘逸、飞旋婉转的舞袖,不仅意象生动,而且化用曹植《洛神赋》“飘飘兮若流风之舞回雪”句意,变本体为喻体,新颖可喜;而把春雪压枝说成是梅树见欺,也巧切陈子良《春雪》“欲妒梅将柳,故落早春中”的寓意,显得灵动不滞,颇有生趣。再次是体物工巧而暗伏情感,细中见深。当春雪初下之时,诗人的情感由一“喜”一“惊”得以充分表露;而“将策试”雪之深、“仰檐窥”雪之密,以两个相连的细节描写,把这种感情变为可见的行动,这与以下“明可烛”、“爱还吹”两个动作一起,再现了诗人赏雪时所产生的那种难以名状的活泼的童趣。“气严当酒换,洒急听窗知”二句,向被人用以与杜甫的咏雪名句“烛斜初近见,重听竟无闻”相比,更由人在停杯换盏时的刹那间和隔窗而闻的细微感觉中,写出春雪的料峭寒意、猛烈来势。而“为祥衿大熟,布泽荷平施”二句表面写物,实际却为 “喜”字注脚,点出其之所以 “喜雪”,原因即在于大雪兆丰年,来年将能有一个好收成。这些都是诗的深细活泼之处。
在后六韵中,“纵欢”、“列贺”显然是夜雪初霁后裴尚书府前的热闹景象。其中“履敝”、“门扃”二句用东郭先生贫寒、袁安僵卧旧典,分明是写贫寒之士为春雪所苦之状,前人因有“数语亦工,但于喜意稍背”(朱彝尊《批韩诗》)之评。诗人何以在大段铺述喜雪之后,突然插入贫士苦况?这使人联想起诗人在《汴泗交流赠张仆射》一诗中,也是极力铺陈马球竞赛之乐,最后却归于“公莫走马须杀贼”的规劝,是否诗人在这里也有喜中见忧、提醒他的上司在赏雪宴饮的同时不忘忍冻受寒者的深意在内?不管他的主观意向如何,诗的客观描写,尤其是“纵欢罗艳黠,列贺拥熊螭”与“履敝行偏冷,门扃卧更羸”的对比,还是很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它虽然没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触目惊心,但也足以令人深思。而这一层含意,莫非就是汪森所说的 “皆得比兴之意”的原因所在?“拟盐”、“授简”用谢安兄子胡儿以撒盐空中拟雪和谢惠连《雪赋》虚设梁孝王授简司马相如赋雪事,既紧扣雪字,又写出当时裴均府中文人墨客纷纷作诗以献的盛况,补出作诗的起因。其末则以宋人自宝所得燕石谦指己作,点出 “献”字,章法之密也于此可见。
吴闿生曾云:“气势浑灏流转,而时有螭龙光怪出没其间,最是韩公胜境。”(《唐宋诗举要》引)这一特点,正见于此诗。韩愈这类刻画深细、又不失比兴之意的咏物之作,对宋代大诗人苏轼、黄庭坚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也反映了韩愈“以赋为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