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悬想题外,转入题中》原文|注释|赏析
释义

唐诗艺术技巧·立意切题《悬想题外,转入题中》原文|注释|赏析

立意切题《悬想题外,转入题中》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登裴迪秀才小台》:“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写台却以人物衬出,宽远入妙,方是台上眼光。“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悬想题外,却是转入题中, 此法又妙。 (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

【诗例】

登裴迪秀才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解析】

“裴迪”,王维隐居终南山时的近邻好友,两人常互相趋访,本诗正写的是到裴迪家作客的情景:裴家新筑了一个小台,登此台上,不必离家出行,也能远望山景。秋原傍晚,日落鸟还,一派旷逸苍茫。主人好客,不让早归,令人不由得惦念家人,想来从远处林外我家所在地看不见这里的情况,但愿家人能想到主人的脾性,给将乘月回家的我留下房门。其中第三联“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离开登台远眺的本题,忽从远处的林木,想到林外自己的家,并揣测家人向这里远望的情景,但仔细体味,却又并未离开登台的本题,是因出访作客被留而自然引发的感想。概言之,前四句是写登台所见,后四句是写登台所感;前四句是写作客之乐,后四句是写思家之念。因为作者不是直接写登台思家,而是悬拟家人站在家门往自己立足处远眺情状,有一个曲折,故有“离题”之嫌,但终究并未离题,所以才被后世评家以“悬想题外,转入题中”来概括这一写法。

王维诗用此法者不只一例,《絸斋诗谈》即另录一则:“《山中寄诸弟妹》: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身在山中,却从山外人眼中想出,妙悟绝伦。”

后世诗人也有用此法者,如清代女诗人倪瑞璿《忆母》云:“河广难杭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本是自己思母,却从母思女儿落笔,感情更曲更深。

这种写法,其实由来已古,《诗经·周南·卷耳》即从思妇“嗟我怀人”写起,继而由思妇的角度,悬想夫君急于归家的赶路情状:“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只是未再转入题中,回到思妇的抒怀上来。至于通篇都从抒情主人公的立场,悬拟特定人物的感受,更屡见不鲜。《九歌》中的《湘君》,是从湘夫人角度落笔;《湘夫人》,则是从湘君角度落笔;杜甫的《月夜》,则在长安悬拟妻子在鄜州如何思念自己。

这种手法,我国古代文人敏锐地注意到了,但未能给予科学的阐释。近年新兴的“叙述学”,则可从“视点”的变化来给予合理的阐发。按通行的观点,文艺作品的视点分为零度焦点(无焦点、外在式焦点)和内在式焦点(以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角为焦点)。内在式焦点可以是多元的,也经常在变化,内在式焦点的变化主要有侧面省略式和侧面加述式。法国学者杰拉尔· 日奈特在《叙述话语研究》中论述道:“在内在式焦点中,侧面加述还可以是一个附带的情报,涉及到非焦点人物的思想,或者是焦点人物不可能看到的一个场面。”显而易见,悬想题外,转入题中的写法,正是这种“侧面加述式”焦点变化,写的是“焦点人物不可能看到的一个场面”。而且,这种变化从整体来看,并不影响全篇的谐和。《叙述话语研究》指出:“一个焦点的变化,尤其是一个孤立的变化出现在连贯的上下文中时,也可以被看成是暂时的犯规,违反了上下文的编码,而编码本身的存在并不因此而受到影响,就好像古典音乐中那种暂时的调性转化,甚至就像一个复现的不协和和音,以转调或变音的形式出现,而全篇作品的调性并不受影响。”(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具体到悬想题外,转入题中的手法来说,就是叙述人称没有变,没有从一个内在式焦点转变到另一个内在式焦点,而只是某一抒情主人公的悬拟之词,假想从另一视角来看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样便写出了他“不可能看到的一个场面”,而又并未改变原来的叙述主体和作品编码。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