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盛唐边塞诗
王昌龄[1] 从军行[2](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3],黄昏独上海风秋[4]。更吹羌笛关山月[5],无那金闺万里愁[6]。
[1]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寒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曾任江宁丞、龙标尉等微职。存诗一百七十余首,长于边塞、送别、闺情宫怨等题材,在各体中尤擅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2]从军行:乐府古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多用来描写军旅生活。王昌龄的这组《从军行》一共七首,这里选出四首。[3]百尺楼:边城戍楼。百尺,极言其高。[4]海风:指瀚海风沙。[5]羌笛:羌人一种吹奏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鼓角横吹曲》。内容多写征战离别之苦。[6]无那:无奈。金闺:女子闺阁之美称。
王昌龄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1],总是关山旧别情[2]。撩乱边愁听不尽[3],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弹拨乐器名。换新声:重新更换新乐曲。[2]关山:泛指关隘山川。[3]撩乱:纷繁,纷乱。边愁:征战之人久留边塞的思乡之愁。听:一作“弹”。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1],孤城遥望玉门关[2]。黄沙百战穿金甲[3],不破楼兰终不还[4]。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雪山:即今日甘肃的祁连山,[2]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是汉朝边塞的一个重要关口。[3]穿金甲:磨穿铁甲。[4]楼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遣使通大宛,楼兰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破之,斩其王而返。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以“楼兰”指敌人。
王昌龄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1]。前军夜战洮河北[2],已报生擒吐谷浑[3]。
[1]辕门:指行营。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处以车围成屏障,出入之处相向仰立两车,称辕门。后来地方高级官署,两旁以木栅围护,也称辕门。[2]洮(tao)河:黄河的支流,在甘肃省西南部。[3]吐谷(yu)浑:我国古代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是鲜卑族的一支,曾建立吐谷浑国。这里借指敌军首领。
王昌龄 出塞[1]二首
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2],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3],不教胡马度阴山[4]。
[1]出塞:乐府古题,武帝时李延年据西域乐曲改制,属《相和歌辞·鼓吹曲》[2]“秦时”句:言秦汉以来,明月便已照临关塞。意即从秦汉起已筑长城防御外敌。[3]龙城飞将:指汉朝右北平太守李广。《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率军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龙城:又作“卢城”,指卢龙县,为唐北平郡治所。此处泛指边关。[4]胡: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在此当指常来扰边的匈奴。阴山:昆仑山脉北支。起于河套西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与兴安岭相接,为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
二[1]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此诗重见李白诗集中。据严羽《沧浪诗话·考证》谓:此乃王昌龄诗误入李白集者。骝马:即骅骝马,赤身黑鬣,相传为周穆王八骏之一。
高适[1] 燕歌行[2]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738),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3]。
汉家烟尘在东北[4],汉将辞家破残贼[5]。男儿本自重横行[6],天子非常赐颜色[7]。 𪭹金伐鼓下榆关[8],旌旆逶迤碣石间[9]。 校尉羽书飞瀚海[10],单于猎火照狼山[11]。山川萧条极边土[12],胡骑凭陵杂风雨[13]。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14]!大漠穷秋塞草腓[15],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16],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17],玉箸应啼别离后[18]。少妇城南欲断肠[19],征人蓟北空回首[20]。边庭飘飖那可度[21],绝域苍茫更何有[22|。杀气三时作阵云[23],寒声一夜传刁斗[24]。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2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6]。
[1]高适(约702—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县)人。少贫困,二十岁后浪游长安、蓟门、梁、宋等地,安史之乱后官位逐渐显达,终至散骑常侍。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代表作家之一,诗风慷慨悲壮,以风骨胜。[2]燕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咏东北边塞征戍之情。高适的这首诗是以乐府古题写时事。[3]张公:即张守珪,当时边塞名将,开元二十三年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元二十六年,部将赵堪等假借他的命令,使平卢军使乌知义击叛奚余党,先胜后败,守珪隐瞒败状,反而报胜邀功。高适写这首诗,可能与此事有关,但诗中所写内容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诗人对当时边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的高度概括。[4]汉家:唐代诗人一般以汉比唐,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等。下句“汉将”同。烟尘:风烟扬尘,指边疆的战事。[5]残贼:残余的敌兵。[6]横行:纵横驰骋,扫荡敌寇。 [7]赐颜色:赏赐,施以恩宠。 [8]𪭹(chuang)金伐鼓:指行军时金鼓齐鸣。𪭹,撞。伐,击打。 榆关:即山海关,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 [9]旌旆:军队中的各种旗帜。逶迤:蜿蜒绵长的样子。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这里泛指东北临海地带。[10]校尉:军队中的武官,这里泛指统兵的将帅。羽书:军中插羽毛的紧急文书。瀚海:大沙漠。[11]单于:匈奴首领,这里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猎火:古游牧民族出战前往往先进行大规模的校猎,以演习军事。狼山:泛指交战之地。[12]极:穷,尽。[13]凭陵:倚仗某种有利条件去侵犯别人。风雨:形容敌军来势之猛。[14]帐下:指主帅营帐之中。[15]穷秋:深秋。腓:病,枯萎。[16]身当:身受。[17]铁衣:铠甲。[18]玉箸:形容少妇的眼泪。[19]城南:长安城居民区在城南,故云。[20]蓟北:从蓟州(今河北省蓟县)往北的一带,这里泛指东北边塞。[21]边庭:边疆。飘飖:随风摇摆的样子。度:越过。[22]绝域:相当于上文的“极边”。苍茫:迷茫的样子。[23]三时:泛指时间之长。一说:三时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阵云:古时表示战争之兆的云形。[24]刁斗: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来做饭,夜间用于敲打巡逻报警。[25]死节:为义而死,为国捐躯。[26]李将军:汉朝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为右北平太守,防御匈奴,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士卒爱戴,匈奴畏之,避不敢犯,号“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此句以李广与唐之将帅对比,慨叹当时没有像李广一样的边将,与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同。
高适 别董大[1]
千里黄云白日曛[2],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3]。
[1]高适《别董大》共有两首,今选其一。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因排行第一,故称“董大”。[2]曛:昏暗。[3]君:指的是董大。
岑参[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北风卷地白草折[3],胡天八月即飞雪[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5]。将军角弓不得控[6]。都护铁衣冷难着[7]。翰海阑干百丈冰[8],愁云惨淡万里凝[9]。中军置酒饮归客[10],胡琴琵琶与羌笛[11]。纷纷暮雪下辕门[12],风掣红旗冻不翻[1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岑参(715—770),盛唐著名诗人,江陵(今属湖北)人,祖籍南阳(今河南南阳)。玄宗天宝三载(744)进士,天宝八载(749)、十三载(754)曾先后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和封常清幕府,度过了大约六年的边塞生活,官至嘉州刺史。他的诗歌多写军旅生活,尤以写边地奇丽风光的作品著名,诗风慷慨奇伟,在盛唐边塞诗中别树一帜。[2]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首诗是他在幕府雪中送人归京之作,表现了边防军营中的奇寒与天山、瀚海的壮丽雪景 武判官:未详 。[3]白草:西北边境的草名,秋天变白,冬天枯而不萎。[4]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气。[5]锦衾:锦缎被子。[6]角弓:用牛角装饰的弓。控:引,拉开。[7]都护:官职名。都护意即总监。唐代在边境先后设置六大都护府,每府有大都护、副大都护(或副都护),管理辖境的边防、行政和各族事务。[8]阑干:纵横散乱状。[9]惨淡:阴暗。凝:聚。[10]中军:古时分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发号施令之所。此指主帅营帐。[11]胡琴:西北少数民族一种弹拨乐器。羌笛:原指西北羌人的吹奏乐器。[12]辕门:军营的门。古时行军扎营,以车环卫,于出入处将两车的车辕相向竖起,对立如门。[13]风掣:指风吹。掣,牵。
岑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1]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2],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3],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4],金山西见烟尘飞[5],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6],幕中草檄砚水凝[7]。虏骑闻之应胆慑[8],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9]。
[1]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到至德元载(756)之间,当时岑参在轮台,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军府驻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冬,北庭都护封常清西征播仙,岑作诗送行。走马川:音译,今作“左末河”。行:即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古体诗范畴。[2]雪海:泛指西北苦寒之地。《新唐书·西域传下》:“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3]轮台:地名,土名“玉古尔”或“布古尔”,汉武帝时曾遣戍屯田于此,唐贞观年间置县,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4]匈奴:泛指北方游牧民族。[5]金山:即阿尔泰山。突厥语称“金”为“阿尔泰”,这里泛指塞外山脉。烟尘飞:指战事爆发。[6]五花、连钱:都是良马的名称。一说都是指马斑驳的毛色。[7]草檄: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8]虏骑:敌人的骑兵。古代中原统治者泛称北方民族为“虏”。[9]车师: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县。伫(zhu):等待。献捷:报捷。
王之涣[1] 凉州词(之一)[2]
黄河远上白云间[3],一片孤城万仞山[4]。羌笛何须怨杨柳[5],春风不度玉门关[6]。
[1]王之涣(688—742),字季凌,郡望晋阳(今山西太原),后徙绛郡(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文安县尉等吏职。曾不屑于“屈腰之耻”而拂衣去官,优游山水。为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是盛唐重要诗人之 一,以边塞诗享誉当时。《全唐诗》仅存六首绝句。[2]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是歌唱凉州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凉州:地名。唐时辖境在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公元八世纪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蕃。题一作《出塞》。此诗写玉门关外荒寒苍凉的景色和征人久戍不归的哀怨。在当时已脍炙人口,后人更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3]黄河远上:一作“黄沙直上”。[4]万仞(ren):极言其高峻。仞,古时八尺为一仞。[5]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羌,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杨柳:《折杨柳》曲的简称。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此句化用其意,谓凉州春意已经很少,玉门关外连春风都吹不过去,那么何必吹笛埋怨杨柳呢?这里是以排遣的语气表现人到凉州,耳听《折杨柳曲》所引起的愁思。[6]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
[解读鉴赏]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国家的版图非常广大,华夏族与外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交通来往很多,但在边境之上也时有战争发生。这些战争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保卫疆土、抗击入侵的正义战争;另一种是统治者以炫耀武力、扩大疆域为目的的非正义战争。这两种战争在唐代诗人的笔下都有所反映。盛唐的边塞诗里,有反映征夫在边塞艰辛生活的,亦有反映思妇在闺中相思怀念之情的;有表现将士们英勇善战、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的,亦有表现军中主帅“骄恣不法”、“不恤下情”,一味沉醉歌舞宴乐的。总之,诗人无论叙写征夫,还是描述思妇,都突破了前代边塞诗“征夫思妇”的传统题材,在表现悲壮、艰辛之军旅生活的同时,也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事实,揭示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以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情、景、理、技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将边塞题材的创作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唐代所以会产生这么多感人的边塞诗,固然与当时国家的背景,以及边境上的连年战争有关。盛唐不但在整个有唐一代处于最为繁盛的阶段,同时也是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的五十来年中,政治开明,经济富足,思想解放,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世人心态也积极健康,尤其“士”人阶层好不容易生逢此一似“遇”(被知遇)的好年华,又正赶上创业的好时候,他们全都像发着高烧一样执著于建功立业,想要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生命价值。有些人做官做到了一定的职位,被皇帝派到边境上去带兵打仗。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场蹭蹬、宦海失意之“士”也纷纷投笔从军入幕,企图能在“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的军旅生涯中有所建树。所以,唐代许多诗人都曾到过边庭也是盛唐边塞诗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管他们是失意或得意,总之这些诗人曾到过边庭,是大漠的青海黄云、孤烟落日,与瀚海行军、沙场白骨作用于他们的激情锐感,才有了这些反映边塞生活的壮丽诗篇。而且盛世所特有的那种豪迈自信、奋发激越、刚健奔放、慷慨悲壮的英雄主义情绪便自然而然地反映到了在此一时期的边塞诗创作中。
唐代写过边塞军旅生活的诗人很多,王维曾因奉使到边塞犒军而写过《使至塞上》,李白也写过著名的《塞下曲》。这些诗虽然都反映了边塞风光及军旅生活,但它们大多是一种概念上的、不很切实的表面上的生活现象,因为这些诗人缺乏真正深入的、身经百战的切身体验。唐代边塞诗写得最好,最有代表性的,应推王昌龄、高适和岑参。他们都曾到过边塞,体验过真正的军旅生活,所以他们诗中所表现的感情与景象都是非常真切动人的。下面我们概要介绍其中最突出的几位诗人及他们的创作。
王昌龄的生平,现存的材料很少,从《全唐文》所收集的王昌龄写给朋友的书信中看,他的生活是非常贫困的,他到边塞去的主要原因可能出于在朝中仕宦不得意,希望在边塞上获得建立功业的机会。他擅长写七言绝句,曾被当时人誉为七言绝句的“诗天子”。他写的边塞诗虽说不像高适、岑参那样具体、现实,但较之于王维、李白等人则进了一大步。《从军行》与《出塞》是他最著名的两组边塞之作。七言绝句是一种非常短小的体裁形式,它不适合于铺陈叙述,这正好与王昌龄擅长抒情而不长于铺叙的特点相吻合。王诗能够把感情与景物结合得很好,通过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由物及心、由心及物的感发过程,在诗中传达出一种原始的精纯而直接的兴发感动的力量。例如《从军行》中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又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情意上说,这些诗表现了边关兵士们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而且这种感情与边塞的景致和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此外,王昌龄诗还善于通过声音来传达这种感发的力量。一般来说,像七言绝句这样的“近体诗”,是非常注重声调、韵律与情意的结合的。中国的诗歌从一开始就很重视讽咏和吟诵,并且把它与中国诗歌重视兴发感动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常常在吟诵之间伴随着声音来传达诗中的感动作用。也许有人觉得,近体诗自有其固定的格式,无论谁写都是同样的声律。其实不然,同样是平声,却有阴阳之分;同样是仄声,也有上去入之别。即使同样的阴平或阳平,还有开口呼、合口呼与撮口呼的不同分别。这其中有一种很复杂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微妙结合,所以杜甫才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读王昌龄的绝句,一定要对这种声音与感情及景物的结合有所体认。如“烽火城西百尺楼”中的“烽火”与“戍楼”是边塞的典型景物;“百尺”两个字都是入声字,显得极为强劲;“黄昏独坐海风秋”中的“黄昏独坐”表现了生活单调的关塞兵士们内心世界的孤独与苦闷。“海风秋”从声音上看,“海”是开口的,又是上声字,是由降到升的降升调。“风”是唇齿之间突然冲出的带有浓重鼻腔共鸣的高平调,这种声调上的结合,给人以雄浑强壮的感触。既是景物与声音的结合,也是情感与声音的结合。从景物上看,“烽火城”、“百尺楼”,边塞的景物虽然单调却并不凄凉;从感情上说,“黄昏独坐”,“更吹羌笛”,边塞生活虽然枯燥,却不消沉。这种效果的产生,完全是凭借这种声音的作用。这就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主要成就和特色。
高适是一个既有政治理想,又有谋略才干的人,在唐代诗人中,他算是比较显达的。当然显达不一定就得意。他20岁曾到长安去考试,但没有考中。后来一度到幽蓟从军,可当他赶到时,战争已经结束。虽然从未能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却对边疆与战争有了深切的了解和体验。他边塞诗的代表作《燕歌行》,就是此一时期的产物。诗的开篇两句连用两个“汉”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家”指中国,汉朝也是历史上很强盛的时代。“烟尘”代指战争,古代传递战争消息用烽火,白天点烟,夜晚举火。烽烟与风尘都为显示战争的具体形象。由于“汉家”有了战争,作为“汉将”,当然具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了。“辞家”,体现着报国牺牲的精神;“破残贼”表现了坚决、果敢、勇猛、顽强的战斗意志。在这种“汉家”与“汉将”的相互呼应与承接当中,自然传达出强烈动人的感发力量。就高适而言,他不仅如是说,而且具有这种“辞家”的意志和“破残贼”的勇气。接下来他说“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中国古代男子的价值观念是“男子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固守家园,作儿女之态”。所以男儿一生下来就应该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重横行”是纵横驰骋的意思,“本自”,是说本来就应如此,“重”是看重。这句话在叙述的口吻中就带着那么强烈的感动。不但如此,他上一句说“男儿”,下一句就是“天子”,作为男儿理应报国,而且报国并非为了酬劳。而天子对这些忠心报国的“男儿”也很珍惜,给予他们很厚的赏赐。“赐颜色”是指天子对这些报国的人给予恩宠。这前四句诗,在铺陈叙述的口吻、结构、声调之中,把一个男子不怕牺牲、报效国家的精神气概完整地传达出来了。这种古代歌行体的诗歌不需要对句,高适这首诗虽然没有严格的对仗,但他的上下句之间总有一种呼应,一种本质上的相对。比如“𪭹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这种似对非对中的内在关联,于疏散之中透出的严整,体现了作者有心安排的一番用意。读《燕歌行》这首诗,一定要注意诗前的那个小序,其中的张公指的是唐代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张守珪破契丹余众于棣禄山,杀获甚众。”因为他打过胜仗,所以皇帝非常宠信他。可当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再次带兵打仗失败之后,他为保全自己的地位,不致失去皇帝的恩宠,于是就谎报军情。据说高适这首诗就是为了这件事而作的。其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等句,都含有讽喻之意,他想借此来反映军中的腐败现象。高适一直是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安史之乱”潼关失守后,玄宗从长安逃奔四川,高适特意赶去向玄宗提出忠告劝谏。当时的人都认为高适能够“负气直言”。他不仅关心国家政治,对军队中将领与兵士的关系问题也极关注,因此他的边塞诗有明显的现实用意,这与王昌龄无明确目的边塞创作,以及岑参为应酬上司及朋友所写的边塞之作是很不相同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岑参的特色。
岑参与高适及王昌龄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二十岁左右也到长安求取功名,奔波十余年没有结果,就到边塞军中充当幕僚。他曾在轮台居住过相当长的时间,对于塞外景象及军旅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的边塞之作,运用形式自由的古乐府歌行体,为我们描绘出塞上酷热奇寒、火山黄云、狂风大雪、飞沙走石、金甲旌旗、胡琴羌笛……种种壮景奇观,这一切都是别人笔下不曾有过的。岑参诗有一个特色也很值得注意,即杜甫在一首写他与岑参兄弟到渼陂划船的诗中所说的:“岑参兄弟皆好奇” 岑参喜欢做不平凡的事,喜欢有不平凡表现。有人说他的诗“语奇而格峻”,他所写的内容常常是罕见的,他所用的语言常常是不平凡的,风格是矫健而有力的。你看他写的轮台:“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怒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何等的壮观。再看他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第一句的“折”与第二句的“雪”都是仄韵,因为他要写北风的摧杀,于是就用了这种短促的入声字,使人读后产生一种紧张、寒冷的感觉一 但接下来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又换为平声韵,“梨”、“花”、“开”都是平声,好像春天来了,一下子就放开了。这种声音与景物的谐调配合,紧缩与松弛之跌宕有致,正是岑参边塞诗作的又一特色。
从诗歌欣赏的角度而言,只有那些寓意深刻含蓄,能够多方面引发人联想的诗,才适合于讲解。像岑参这类以新奇取胜,既不是言情,又没有什么用意的诗,则更适于在诵读中去欣赏,因为他的边塞诗大都是为应答酬谢、歌颂赞美而写的。虽然诗篇所描述的景物,与所使用的语气、声调、口吻,以及气势都很不平凡,但这些好处,都是一读即知的,因此它只适合于诵读,而不太适合于讲解。高适与王昌龄的诗则与此不同。高诗的好处在于以“气骨”取胜,气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和作用,这与做人的关系很密切。韩愈曾说过,“气盛则言之长短高下皆宜”,气是通过语言的声音和口吻来传达的。“骨”指作品的章法与结构。高适与岑参的诗能在其章法结构和语气叙述的声调、口吻中,给你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和感染。王昌龄则是以情韵取胜,情是他那既悲且壮的思乡、怀人之情,韵是言虽尽而意不绝的绵长余味。对王昌龄的诗,要一边吟咏,一面体味,这样就能从中获得一种身历其景、心临其境的感动。
[阅读思考]
1. 有人说盛唐边塞诗是最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你对此如何理解? 结合对曹丕、高适所作两首同题《燕歌行》的阅读,试作理解辨析。
2.比较高适、岑参、王昌龄的边塞之作,试从内容、意象、风格、境界等方面加以区别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