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哲学·命题·性三品说
释义

哲学·命题·性三品说

哲学·命题·性三品说

董仲舒提出的人性论。董仲舒是西汉儒学的一代宗师,他引进战国以来流行的阴阳五行观念,对儒家传统的人性论作了新的阐释。他继承 《中庸》“天命之谓性” 的思想,认为 “人受命于天”,但天有阴阳的属性,体现在人身上,也就有善恶两种品质。善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阳性,他称之为 “性”; 恶的品质,体现了天的阴性,他称之为“情”。尽管性体现了天的阳性,可以产生善,但这只是说有产生善的可能,并非已经成为现实的善。他打比方说,性好比是禾,善好比是米; 性好比是茧,善好比是丝。米出于禾,但禾并非就是米; 丝出于茧,但茧并非就是丝。同理,善出于性,但性并不就是善。又因为人生而兼有性和情,所以董仲舒将具体的人性分为三类: 一类是情欲很少,不教而能善的,这叫 “圣人之性”; 一类是情欲多,虽教也难能为善,只能为恶,这叫 “斗筲之性”; 介于两者之间的是虽有情欲,但可以为善可以为恶的,这叫 “中民之性”。董仲舒的这种区分,强调的是人性之异,与孔子所谓 “性相近”、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强调人性之同,显然大异其趣。尽管中国没有印度那样的种姓制度,但却有等级制度,至少有圣贤奸邪等等之分,孔孟认为这是由于后天造成的,而董仲舒则归因于与生俱来的人性。唐代韩愈在董仲舒的基础上,作了更详细的区分,将性和情都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与情互相对应,“上品之性”发为 “上品之情”,“中品之性” 发为 “中品之情”,“下品之性” 发为 “下品之情”。比传统的人性论更加精致,更加系统化,对宋代理学家的 “天理人欲”之辨颇有启示。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