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浑沌是什么意思
〖典源〗《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儵(同“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亦作“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释义〗浑沌本无五官。南海和北海之帝为报浑沌殷厚相待的情分,为其开凿器官,以至七窍凿成而浑沌死。后遂用“凿混沌、浑沌凿、窍凿混沌”等比喻破坏规律及本来的自然面目,亦比喻造物陶冶;或指开凿孔穴。用“混沌未凿、浑沌未凿”等比喻天然浑成、未经雕琢的事物。
【凿混沌】元好问《陀罗峰二首》之一:“凿开混沌露元气,散布兜罗弥梵天。”黄遵宪《杂感》诗之二:“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
【浑沌凿】李商隐《寄罗劭兴》诗:“浑沌何由凿,青冥未有梯。”
【窍凿混沌】黄庭坚《题落星寺四首》之二:“相粘蠔山作居室,窍凿混沌无完肤。”
【混沌未凿】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此郡僻处万山中,风俗质朴,混沌未凿。”
【浑沌未凿】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教育次序第一》:“未自知有我,纯然浑沌未凿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