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出塞|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释义

出塞|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出塞

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

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

陷敌摐金鼓,摧锋扬旆旌。

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

本诗写飞将军率领精兵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塞御敌的英风豪气,同时也流露了一些对长期征战的厌倦情绪。

开头两句,点明了雄师出塞的时间、地点和领兵的将军。

“蓟门秋气清,飞将出长城。”蓟,在今北京城西南角,战国时为燕国国都。飞将,本作“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后以称矫健敏捷的将领。《三国志·魏志·吕布传》: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这两句说,每当风霜高洁,天气清朗之际,蓟门古都以南是一片大好风光: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实果累累,芬芳甘甜,谷物丰收,库满仓满。而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侵略者就伺机入侵,抢劫财物,甚至以此为跳板,进入黄河以南汉民族居住的心脏地带。我们的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的飞将军率领雄师出塞,御敌于长城之外,阻止敌人南下,使汉民族得到安居。

第三、四句,描写塞外冲风、明月的荒凉景象。

“绝漠冲风急,交河夜月明。”绝,极远。江淹《别赋》: “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绝漠,极远的沙漠。冲,猛烈; 冲风,猛烈的强风。交河,即灰河,又叫马邑川水。出自山西省宁武县西,经朔县,入桑乾河。这两句说,浩浩乎万顷沙漠,一望无垠,朔风怒号,猛而且急。交河之滨,夜月凌空,明亮如水水如天,如斯美景,却无人来赏,只有那风沙、皎月相对,沉默不语的一片凄凉景象。

第五、六句,描写我军英勇抗敌,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

“陷敌摐金鼓,摧锋扬旆旌。”陷,深入,攻破。《旧唐书·黄巢传》: “逼潼关,陷华州。”陷敌,即陷阵,攻入敌人阵地。吕温《凌烟阁勋臣颂·秦胡公叔宝》:“崩围陷阵,火迸冰裂。”摐(chuāng窗),通“撞”,击也。司马相如《子虚赋》: “拟金鼓,吹鸣籁。”金鼓,钟和鼓,作战时的信号,鸣金则退,击鼓则进。本句偏用“鼓”字的意义。 《吕氏春秋·不二》: “有金鼓所以一耳。”高诱注: “金,钟也。击金则退,击鼓则进。”摧,挫败。《楚辞·九叹·忧苦》:“折锐摧矜。”王逸注: “摧,挫也;矜,严也。”锋, 队伍的前列。 《汉书·英布传》: “布为前锋。”《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旆( pei配),亦作旆, 泛指旌旗。《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杜预注:“旆,大旗也。”旆旌,即旌旗。这两句说,敌我两军相遇,我军将领指挥若定,下令一鼓作气,战士个个争先冲杀,所向披靡,攻入敌人的阵地,挫败敌军的前锋,敌将俛首系颈,士卒缴械投降。于是,我军的胜利大旗插遍城堡和原野,迎风飘扬,因而军威大振,气壮山河。

结尾两句,描述诗人一面主张坚持御敌,一面又有些厌倦长期征战的矛盾心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长期御敌的艰苦性。

“去去无终极,日暮动边声。”去去,往前走了又走, 越走越远。柳永《雨霖铃》:“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终极,穷尽,尽头。方苞《宣左人哀辞》: “虽欲与之异地相望, 而久困穷,亦不可得,此恨有终极邪!”边声,指边地军营中用作作息时间的鼓角之声。这两句说,我军乘胜追击,在广阔无涯的沙漠里走了又走,越走越远,与敌人迂回转战,没有一个尽头。天天日暮听边声,按时作息已成规,经年累月,就有些厌战。要解决这心理矛盾,消除厌战情绪,必须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那样坚定的御敌决心,必须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那样的必胜信心。这样,就能做到“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离骚·九歌·国殇》)即是真正既勇敢无敌又武艺超群,始终刚强不受任何强敌的欺凌。

本诗语言凝炼,做到一字传神。如:一个“摐”字,便点染出我军击鼓冲锋,攻入敌阵,使敌人胆战心惊的景象。一个“扬”字,便描绘出我军英勇出击,旌旗飘扬,所向无敌,人民望之,无不拍手称快的胜利场景。摐、扬二字,都颇有神韵。本篇从“蓟门”写到“边声”,都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之迹。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