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僧肇其人与《肇论》其书
释义

僧肇其人与《肇论》其书

僧肇其人与《肇论》其书

僧肇是东晋时期会通玄佛的著名佛教哲学家,也是译经家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之一。《肇论》是现存反映僧肇佛学思想的重要文献。

僧肇(384~414),俗姓张,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少年家贫,以代人抄书为业,得以历观经史,备览坟籍。早年醉心于老、庄,但却认为老、庄之说“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高僧传》卷六,下同),意境虽美,但它并不能使人获得彻底的精神解脱。后阅读支谦旧译《维摩诘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认为找到了安顿生命的终极归宿,并由此出家学佛。此后数年,僧肇“学善方等,兼通三藏”,20岁不到便凭其横溢之才华、独步之辞锋,名振关辅。“时竞誉之徒,莫不猜其早达,或千里负粮,入关抗辩”(同上),僧肇“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流滞”(同上),其时京兆宿儒及关外英杰“莫不挹其锋辩,负气摧衂”(同上)。后秦弘始三年(401),姚兴迎请罗什入长安。不久,僧肇就学于罗什。“姚兴命肇与僧叡等入逍遥园,助详定经论”。僧肇以“去圣久远,文义多杂,先旧所解,时有乖谬,及见什谘禀,所悟更多”。在罗什译出《大品般若经》后,僧肇便著成《般若无知论》,罗什读后称赞曰:“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承认他对般若理解的正确。时庐山慧远与隐士刘遗民读《般若无知论》后,以为是“未尝有”的奇文。刘遗民还就文中问题致书僧肇,僧肇亦一一作答。“肇后又著《不真空论》《物不迁论》等,并注《维摩》及制诸经论序,并传于世。及什亡之后,追悼永往,翘思弥厉,乃著《涅槃无名论》”(同上),僧肇似乎重复着魏晋玄学家早慧早衰的生命轨迹,于东晋义熙十年(414)辞世,春秋三十有一。

现存僧肇的著作主要是《肇论》《注维摩诘经并序》《百论序》《表上秦主姚兴》《答刘遗民书》《长阿含经序》《鸠摩罗什法师诔》,其中以《肇论》最为著名。《肇论》是僧肇的论文集,由《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组成,最早见于南朝宋明帝(466~472)时陆澄所选《法集》目录。至南朝陈时,又收录了《宗本义》,合为今本《肇论》。但中外学者历来对《涅槃无名论》和《宗本义》的真伪存有疑义。

目前学界对《涅槃无名论》真伪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涅槃无名论》是伪作,持此论者以汤用彤及其学生石峻为代表。汤用彤对《涅槃无名论》首先提出质疑,认为该论除内容上涉及后世发生的顿悟、渐悟问题外,文献上道宣《大唐内典录》记载的《无名论》与《涅槃无名论》无关。其学生石峻又加以补充论证,断言《无名论》是伪作。但吕澂、侯外庐认为对此问题需进一步考证。第二种观点认为《涅槃无名论》是僧肇之作,日本学者普遍持此论,其中以横超慧日为代表。第三种观点以许抗生、孙炳哲为代表,认为僧肇本作《涅槃无名论》,但经过后人的篡改和增补,《涅槃无名论》既包含着僧肇也包含着后人的佛学思想。第四种观点以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为代表,认为从总体上看,《肇论》四篇论文以般若学为中心,围绕玄学和佛教哲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总结性回答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涅槃无名论》所论述的这些问题,虽然纯属于神学领域,但由于它们关系到佛教全部认识和实践的最终目标,所以涉及的方面仍然很广,理论性依旧很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涅槃无名论》是“僧肇一生学说的总结”。

《宗本义》旧录未载,慧达《肇论疏》亦阙,于南朝陈始现,经石峻考证,判其为伪作。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二卷)认为,《宗本义》真伪难辨,但基本思想与僧肇的其他诸论并无矛盾,思想体系是属于僧肇的般若观点,《宗本义》以“权慧”二字归纳《肇论》的基本内容,同僧肇的整个思想也是完全相应的,但在解释“不思议解脱”时未能把《肇论》在理论上的主要特征表达出来,讲“涅槃”的地方过于简单。今本《肇论》被编入《大正藏》卷四十五,除四论、《宗本义》外,前附小招提寺沙门慧达《肇论序》,又收录了《答刘遗民书》并附《刘遗民书问》。另外,由石峻、楼宇烈等主编的《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收录的《肇论》,是根据上海佛学书局影印宋本《肇论中吴集解》的标点本,除四论、《宗本义》外,也收录了《答刘遗民书》并附《刘遗民书问》。此外,人民出版社1973年出版的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的附录中,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三篇的标点与今译。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