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传统文化·道家道教·道教的衰落
释义

传统文化·道家道教·道教的衰落

传统文化·道家道教·道教的衰落

明代正一教 以光复唐、宋汉民族统治阶级政权为己任的明王朝,虽然没有像唐、宋诸帝那样,利用道教神化皇族统治,推崇道教为国教,但从其维护封建纲常、皇权利益的需要以及鬼神崇拜的信仰出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唐宋崇道的殊制,特别对道教正一派予以扶植。

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敕命道士宋宗真等编纂《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一卷,并亲赐御书,制定统一的道教斋醮仪轨,简化道派传统的科仪。朱元璋在御制序文中论述道:“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明初以来,道教诸派逐渐会归于正一、全真两大派。洪武十五年设立道录司总管道教,所辖道士亦分全真、正一两等,于此两派中扬正一而抑全真的态度,鲜明灼然。朝廷贵戚建醮设斋,尚好扶乩降仙,对符箓道教的重视有过于金元时期。道士被授予真人、高仙的称号,封赐官位品爵,其中绝大多数也是正一道士。明王朝命正一天师掌管天下诸路道教,正一教的地位远较元代大为提高,并凌驾于全真派之上。

正一教被封为明王朝道教的首脑,永乐初,根据王朝清整道教的需要,第43代天师张宇初针对道教弊端,撰著《道门十规》一卷,列述道教源流、道门经箓、坐圜守静、斋法行持、道法传绪、住持领袖、云水参访、立观度人等十条,涉及教义、教制各方面的重要问题,是明代重要的道教文献。

张宇初在其道教思想中盛倡三教归一,以心性为三教共同之源,《度人经通义》曰:“元始道之元神也,宝珠即心也,儒曰:太极;释曰:圆觉;盖一理也。”其解释“太极”说:“太极者,道之全体也。浑然而无所偏倚,廓然无得形似也,其性命之本欤? 性本于命,理具于性,心统之之谓道,道之体曰极。”(《岘泉集》卷一《太极释》) 这种道教哲学思想是以太极统二气,二气生五行为用,表示出向宋元理学思想靠拢的倾向。这种心统性命而为一太极的哲学结构,主要是博采周、程、邵、朱、陆诸家之说而建立的。而张宇初的心目中,仍以道家思想、老庄哲学为道统源流。自唐王朝有意推尊老子为道教教祖以来,都视道教是先秦道家的流衍。值明王朝,仰视道家的威望,紧抱老子为祖宗牌位,无疑有利于道教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道门十规》曰:“道教虽有道、经、师三宝之分,而始自太上授道德五千言于关令尹……三代以前,则黄帝问道广成子,即太上也。及曰:生于殷末周初,在文王时为柱下史,迨武王时迁藏室史,其所著则道德上下经,其徒则有关、文、庄、列、亢、仓、柏矩之流。其言则修齐治平,富国强兵、经世出世之术互有见之矣。”正一天师以符篆、剑术为道教祈禳祓桧的主要手段。张天师所著《岘泉集》中有《玄问》、《丹纂要序》等文,阐述了正一派内丹、剑法、符篆之道与道家学说的渊源关系。

正一派道教的符、咒、箓 道教的符,不是道教特有的道术,早在西汉以前,就出现了符,以及符节、符信、竹使符、铜使符、虎符等。当时把这些符作为君臣之间、人与人之间表示征信的器物。

符由象征信物的作用衍变为具有预测事变的神秘色彩,是与两汉时期社会上天人感应说、谶纬学说的兴盛,以及《河图》、《洛书》、星辰信仰的流行、影响分不开的。

早期道教中已把符文看作是上天下达的神明指令的手段,是天神给予的信行。法师们认为,“符者合也,信也。以我之神,合彼之神;以我之气,合彼之气;神气无形而形于符,此作而彼应,此感而彼灵。”灵气相通,就有灵验。传说正一派始祖张陵曾住阳平山,画符投水中,龙妖即逃,从此,正一派以符图驱邪伏魔越演越盛。

道教符图的用法有8种:①佩带法。正一天师将符纸折成八卦形,佩带在身上,或用红线扎紧,挂在脖子上。②贴法。可将符文张贴在家中门上、床头;柜壁、窗上。③吃法。法师把符文烧成灰、用清水冲,待澄淀后,用清水冲服。此法渊源于古代巫祝。④煮法。把符纸放在白水中煮沸,或加入中草药中煮沸,晾冷后服用。⑤化法。常用火焚化之。⑥洗擦法。将符灰溶在盆内,用水洗擦脸部及身体。⑦喷淋法。法师口含符灰水,手作各种指咒,用力喷淋祈求者,以达到驱除邪气的作用。⑧弹点法。用各种手势,沾符灰水,或点、或弹信徒面部,以示祝福、驱邪。

正一派道教的符作为一种画在纸上的象形会意的文字标志,是人与神、人与宗教世界主宰力量沟通的媒介;是宗教超灵感力的体现;是人类希求借助他力来战胜现实社会中邪恶、灾害的愿望的精神力量。总之,道教的符文是多种宗教意义的集合体。

咒,是正一派天师口中常念的三言、四言的短语群,常用咒语少则数字,多则数百字。念咒时,伴有各种手势、剑法、步法,法师们认为这样才能赋予符文灵验的力量。

道教的咒语来源于先秦时期巫觋的“咒禁法”。佛教传入后,亦多受佛徒香咒、赞偈的影响。南北朝后,咒语成了对神明赞颂、祈诉、传令的秘语或颂词了。唐一代,道教咒语中,多包括方言、外来语、民俗俚语。这些,对研究古代语言、语音、声韵学、社会民俗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箓,通常指记录有诸天官曹名属佐吏的法牒,牒中必有相关的符图咒语,又通称法箓。是道教扶正驱邪,治病救人、助国消灾的主要手段。

正一派的法箓创始于汉时的张陵,发展于北魏的寇谦之。唐朝之际,箓文就有120阶数百种文图,同时用来指道门中某些斋醮仪式,如:金箓斋、黄箓斋、玉箓斋等。两宋元明以来,由于箓图在一般法事中没有符、咒简单易行,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道教斋醮活动中越来越丧失了实际意义和使用价值,遂逐渐消亡了。

自明朝开国后,太祖朱元璋为完成其君主独尊的政治体制,对宗教采取了利用政策,不崇尚某一宗教,对教团严加检束,防止教团势力的发展,造成政治、经济上的损失。首先,不准正一天师品位超越帝王之上,洪武元年(1368),张正常天师入观,太祖曰:“天岂有师乎?”下令改授正一嗣教真人称谓,免去“天师”尊称。洪武三年,又令“寺观庵院,除殿宇梁栋门窗神座案棹许用红色外,其余僧道自居房舍,并不许起斗拱彩画梁栋及僭用红色什物床榻椅子”。(《明会典》) 其次,清整教团,去其奢侈,洪武五年诏令僧道斋醮,泛恣饮食,有司严治之。同时,御注《道德经》,颁天下,令道众研习。《大政记》记载:“洪武七年御注《道德经》成,上谓儒臣,举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与‘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之类曰:‘老子所语,岂徒托之空言,于养生治国之道,亦有助也。但诸家之注,各有异见,朕因注之,以发其义’。”另外,禁止40岁以下男子、50岁以下女子出家入道,规定每3年发一次度牒,府郡40人、州30人,县20人,尽量减少逃避徭役者。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令清理释道二教,凡各府州县寺观,但存宽大可容众者一所并居之,不许杂处于外,违者治以众罪。……命天下僧道,有创立阉堂寺观非旧额者悉毁之。”明太祖还设立道录司,掌管天下道士,在外府州县,则设立道纪司分管道士事。“内外道官,专一检束天下道士,违者从本司惩治,若犯与军民相干者,从有司惩治”,可见明王朝检束道士是严厉的。终明一世,均遵循太祖遗训,虽然出现过东派、西派的复兴,南方武当道的兴起,但道教的教团势力已如强弩之末,江河日下了。

道教传至大清帝国,清政府对其更加严峻、冷淡。由于新文化思想的兴起,西欧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基督教教会的侵入,争夺了大批的信徒,古老的宗教意识受到了冲击,道教终于呈现出不可挽回的衰落景象。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