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与流派·别材、别趣
见于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 “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是严羽论诗的重要论点。“诗有别材”是说诗人作诗实际另有某种才质,并不在于传播书本知识。 “诗有别趣”是说诗人和诗作要另有一种情趣,并不在于讲道理。
关于“别材” “别趣”说,历来争论很大,一种意见认为严羽将“别材”与“书”, “别趣”与“理”相对立了,持此观点的有黄道周和朱彝尊。现代一般肯定严羽的论点,认为严羽并非一概排斥书与理,仍是相当重视的。在提出别材别趣后,他接着就说“然非多读书、多穷理,不能极其至。”可以说他看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严羽提出“别材”、 “别趣”说,是针对当时江西诗派不重诗歌本身的特征,把诗用作表现自己书本知识,鸿才硕学的工具而言的。他批评他们: “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在他看来,诗歌是“吟咏情性”的,该有抒情性,写出“一唱三叹之音”,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重在讲求“兴趣”。面对江西派用诗卖弄学问,用诗发议论讲道理而“不问兴致”,所以他说,诗要有另种才调, “非关书”;诗要有另种旨趣, “非关理”。
“别材”指出诗歌该当“不落言筌”,“别趣”指出诗歌应当“不涉理路”,要求“吟咏情性”写出“一唱三叹之音”,说明严羽重视了诗歌的抒情特点,注意到了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区别,接触到了文艺形象性这一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