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不能得过且过
释义

不能得过且过

不能得过且过

要想获得非同凡响的竞争力,首先就得有非同凡响的办事能力,这是一项硬性指标,是衡量一个人竞争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尺。在任何一个行业中想要有所建树,就必须能处理应付这个行业棘手的事情,这就需要卓越的办事能力,但这种能力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经历、不断总结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得力的办事方法来形成的。但是不论如何,都需要全力以赴,去争取和奋斗,才有可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那些整天浑浑噩噩、马马虎虎的人,做事得过且过,凡事只要过得去就好,他们没有一颗上进的心,是无论如何不会做出突出的成绩,不会受到同事的尊重和领导的重视,对他们来说,竞争力就是空谈。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过于简单,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不值得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于是,他们常常会一边漫不经心地敷衍着本职工作,一边抱怨上司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华,做事的标准就是能过得去、看上去可以、领导挑不出毛病就行了。事实上,上司和领导并不是能那么轻易糊弄过去的,在最终的效果面前,任何人所做的努力都能一览无余。这时候,那些仅仅“过得去”的人就会发现自己事实上已经“过不去”了。这种“过得去”的思想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这种结果反过来会使这些人更加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产生更大的抱怨心理,如此循环往复,后果不堪设想。

每一个想要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建树的人都必须做到的,就是要全力以赴地工作。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必须要履行的职责,都应该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到最好,都应该丝毫不打折地将自己的职责承担起来,如此才不会辜负前人工作的成果,才不会影响后续工作的进行,才会提高工作效率。就好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做到账本与实际收入支出相符,必须确保认真仔细地填写和记录各种账簿和票据,这是不允许出一点差错的工作,有一点疏漏就很有可能对大局产生影响,甚至是对自己的人生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到百分之一百没有差错。很多人认为工作只要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就好了,没有必要去争取百分之百的效果。正是这种想法致使他们经常性地达不到最好的工作标准,经常因为一点小的误差就不得不重新做同样的工作,这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所以,不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认真负责,全力以赴,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不仅要在工作的起始阶段如此,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都要如此,从头至尾都要兢兢业业,做到善始善终。

对工作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已经成为阻碍很多人迈向成功之路的绊脚石,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将它克服,那就是唤醒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抱有的虔诚的希望和不屈的决心,这要求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现代杂文的最初创作者之一胡适先生在民国七年创作的《差不多先生传》中,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世不认真的人。用在当下,同样颇给人以警醒。全文如下: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在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随着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时下许多人的心态与这篇文章对差不多先生的描述类似,虽然程度上没有那么厉害,也相差不是很远。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如今我们周围的这种心态依然普遍存在。工作中的很多人普遍有这种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心态。在各类的企业或者是组织里面,正在投机取巧或者打算投机取巧的大有人在,几乎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装卸客户的东西不留心随意往地上一扔;产品检验走走样子,差不多就行了;管理不严格,下属有点疏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年终审查不认真,差不多就行了;细节问题不愿意端正态度去对待,只求快点做完忙“大事”;不愿意算细账,成本高一点,利润低一点无所谓。这也凑合,那也凑合,最终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公司收支不平衡,有所亏损,严重一点就是,造成质量问题,影响公司的公众形象,最终可能会失去已有的市场;抑或是导致组织办事效率低下,制度失效,内部为“自家”、舍“大家”及我行我素的风气渐长。

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得过且过的风气几乎无处不有,这种风气既害人又害己,无疑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毛病,就赶紧挖掘出自己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订对策,帮助自己逐渐克服并最终彻底根除这样的毛病,一定不能放任其滋生蔓延。

假如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那将会对我们的事业、人生产生致命的影响。因为,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差不多,能够过得去时,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还差得很远,远不能达到要求。

正是由于很多人有这种心态,才导致我们日常工作中漏洞百出。很多企业之所以会一再被客户和用户拒之门外,就是这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作祟,虽然自认为与质量过硬的产品只是相差一点,但是市场份额却是天壤之别。得过且过,长此以往,还谈什么竞争力呢?

有一年,我国的大豆价格飞涨,一家食品厂的业务员来到产区收购大豆。此时产区的农户都在观望,期待价格再往上涨一些,不想随便出售。于是这个业务员就死缠烂打,非要买到才肯罢休。有一家粮库的负责人经不起业务员的折腾,直接跟他说大豆有的是,他要想买也行,一千元钱一吨,问他要不要。

这个业务员在这里待了小半年,也不晓得全国的大豆平均价格是个什么具体情况,就发电报请示公司的老总:一吨一千元钱,这个价钱怎么样,买不买?

当时的大豆全国平均价钱在每吨九百元左右,一千元这个价格实在是乱弹琴,高得离谱,老总深知这个情况,就让自己的秘书回电报给业务员,说价格太高。这个秘书赶紧跑到邮局发了个电报:不太高。

两天之后,业务员高兴地带着购买大豆的合同跑了回来,老总顿时火冒三丈。经过一步步追查原因才知道,原来是秘书在发电报时,“不”字的后面没有加句号。公司一次性购买了上万吨大豆,如果照此合同履行,公司将会亏损上百万元人民币。经过双方多次协商,最终确定公司赔偿给对方十五万元。而那位秘书也毫无疑问被辞退了,受这件商业事故影响,他在当地的公司无人问津,不得不到远方谋生。

同样的三个字,只差一个标点,看似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结果却是十几万的代价。试想,在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允许出现一定概率的偏差,那么在产品生产出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经过了数不清的偏差的洗礼,再也经不起用户的使用了。这样的产品,毫无质量可言,这样的公司,毫无竞争力可言。而这件事故的始作俑者,还有哪家公司敢起用他呢?

所以当你想得过且过时,你可以暂停一下,你其实可以把事情做好,可以更进一步,发挥自己全部的力量,在给公司带来利益,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展现出自己的价值,甚至可以通过这些历练不断提高已有的业务水平。这其实也是展现竞争实力,提高竞争力的过程。

也许,在日常生活中,这种得过且过的人对很多我们都无法释怀的事情都显得很看得开,接受得了,可以不计较,可以做一个老好人。但是在工作中,这种心态却是非常要不得的。试想,如果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变得得过且过,无欲无求,随随便便什么样一个结果大家都能接受的话,那公司还依靠什么继续向前不断发展?不仅如此,有时甚至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在一家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的企业里,国外工程师在调试验收阶段发现,在设备的一个关键部位有一个螺丝歪了,表面上来看,它的紧固程度没有任何问题。该企业的工程师解释道:“这点小误差不算什么,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么多螺丝的紧固程度不可能都丝毫不差,这样应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而国外工程师却坚持认为无论有多少螺丝,都完全可以做到紧固程度丝毫不相差。这个螺丝之所以歪了,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安装操作。后来经过调查发现,确实是工人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像这个企业的工程师一样不按照规范标准严格管理,像这个企业的工人一样,不按照操作规程认真操作,像这样花巨资引进的设备能运行多久呢,像这样的企业又能在商场中走多远呢?这样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又有哪个企业敢用呢?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0: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