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唐】杜甫《石壕吏》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释义

【唐】杜甫《石壕吏》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11),惟有乳下孙(12)。有孙母未去(13),出入无完裙(14)。老妪(15)力虽衰,请从吏夜归(16),急应河阳役(17),犹得(18)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19),如闻泣幽咽(20),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1)

【注释】

石壕:地名,即石壕镇,在现在河南三门峡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投:投宿。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去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11)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12)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孩子。(13)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14)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15)老妪(yu):老妇。(16)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请:请让我。(17)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应征。(18)犹得:还能够。(19)夜久语声绝: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20)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21)“天明”句:(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鉴赏导示】

759年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因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击溃。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回华州住所,闻此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就是“三吏”中的一篇。

【鉴赏】

这是一首叙事诗,以老妪被迫服役的典型事件,深刻地反映了战乱时期人民的深重苦难,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首四句是事件发生的序幕。“暮投石壕村”一句交待诗人自己的行止和事件发生的地点。接着写官吏黑夜捉人和人们仓皇应变的惊骇场面,笔墨十分精练。

从“吏呼一何怒”到“犹得备晨炊”,是诗的主要部分,它以老妇的对话为中心,反映了差吏抓人的全过程。老妇人的话可分为三层:首先陈述了战争夺去了儿子的沉重悲哀。“存者”二句流露了老人无限的酸辛与哀伤;继而老妇人申明家中已无应征之人。“出入无完裙”一句表现了这一家人生活的困苦;最后老人主动请求应役。在这里差吏的话全被略去,但通过老妇的对话,也就从侧面表现了差吏的凶狠残暴。但是,差吏并不听老妇人的申诉和哀求,还是要征走老妇人的媳妇。为了保全儿媳、孙子,老人才被迫应役的。末尾四句,是诗的尾声,写老妇被提走后的凄凉情景,流露了诗人的深切同情。

在写法上,有如下鲜明的特点:(一)寓主观于客观描写。整篇诗都是客观的描写,诗人鲜明的爱憎感情,是通过所描写的情节和场面表现出来的。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把“吏呼”、“妇啼”相对照,勾画了差吏的残暴和老妇的哀求,把诗人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态度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二)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以实(老妇的答话)托虚(差吏的横暴),既使得这一家的不幸得到集中强烈地表达,增强了感染力,又把差吏的态度作了丰富的暗示,使其狰狞的面目尽显,诗歌也显得含蓄凝练。(三)细节描写的运用,如“老翁逾墙走”就表现了由于战乱和官府经常抓人而造成了人民夜不安寝的情形;“出入无完裙”,则表现了人民生活的极端贫困,都很真实生动。

【鉴赏要点】

[1]名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2]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3]细节描写真实生动。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