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释义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小说简介|剧情介绍|鉴赏

题 “抚临朱星祚编”。六卷二十四则(缺一则)。每卷分叙三至五尊罗汉事,以罗汉名作题分则。明万历年间刊本。内封题 “万历乙已年 (1605) 夏书林聚奎堂梓”,而第一卷题 “书林清白堂梓”,六卷后木记题 “万历甲辰 (1604) 书林杨氏梓”。

全书为一短篇集,每篇写一尊罗汉得道故事; 其中缺第二十尊罗汉,故共二十三篇。罗汉之名顺序是: 长眉罗汉、伏魔罗汉、聪耳罗汉、抱膝罗汉、劝善罗汉、捧经罗汉、降龙罗汉、绯衣罗汉、戏珠罗汉、飞锡罗汉、杯渡罗汉、振铎罗汉、施笠罗汉、持履罗汉、伏虎罗汉、换骨罗汉、浣肠罗汉、现相罗汉、跨象罗汉、拊背罗汉、焚佛罗汉、赋花罗汉、却水罗汉。二十四尊罗汉之说不见于佛教经典,显然是本书编撰者的创造。这二十四尊罗汉的简历可说五花八门。从资历看,长眉罗汉商那和修、伏魔罗汉马鸣等约十尊罗汉,是西土二十八祖中的人物,可说是佛教中的老资格,大权威;换骨罗汉慧可则是所谓东土二祖,也是很了不起的;施笠罗汉步虚尊者是梁武帝,梁武帝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佛教之徒加予他以种种神奇传说,进入罗汉行列也可理解; 飞锡罗汉宝志、跨象罗汉难生则是古代中华的著名僧人;其中有的罗汉也许是几个僧人的捏合体,如却水罗汉智威尊者。智威本为东土四祖下六世金陵牛头山一禅师名。但书中所叙却非此智威之事。据其姓华,隋炀帝时官拜中郎将,后人舒州皖公山从宝月禅师为弟子等,实为东土四祖下二世金陵牛头山融禅师法嗣智岩禅师; 而作品中智威以二虎守僧寺廪谷却盗、张县令不信其事等,则为牛头山慧忠禅师之事。很明显,却水罗汉叙的就是综合了隋唐时牛头山僧人智岩和慧忠的事迹。从地域看,这支罗汉队伍已不限于域外人,有一半之多乃是中华人。从年代看,最早为周宣王时,几乎比传说中释迦牟尼的年代还早; 而晚的竟是隋唐时人,中间相差一千年之多。所以,这二十四尊罗汉实在是一支佛教中的杂牌队伍。这支杂牌队伍的组成,似乎并无固定标准可据。不过这些罗汉得道故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几乎都是从中国古代的佛教典籍中截取而来,选编而成,其中主要是《高僧传》和 《五灯会元》等。

这是一部宗教小说。演叙神灵怪幻法术之事,由作家驰骋神奇之想象和运用虚幻的笔墨,敷衍成篇。全书二十三则故事虽然所写之人及事皆有不同,然而其基本框架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却完全象是从一个模式里翻造出来的,即主人公顿悟→行化→普渡众生→圆寂而成罗汉。从作品所崇奉的准则或贯串于小说形象体系的线索看,仅仅是一条,即如来教旨,释门正法,而排斥和否定其它一切世俗的传统的包括儒家的观念。作品中描写的所谓“点化”和 “普渡众生”,即劝人为善,其目的就是最后使人皈依受戒,成为佛徒。如伏魔罗汉讲经时有魔来袭,便以数语点化,劝其皈依三宝; 劝善罗汉以其道化天下; 伏虎罗汉行法使盗悔悟受戒等等,莫不如此。与世俗社会一般人所理解的去恶从善之善的伦理道德观念,及其所指内含和表现形态显然完全不同,这部小说中的善,是属于宗教的概念。全书每则故事,写一主要人物得道成罗汉的经过,往往有头有尾,中间穿插一二细节,亦颇为具体生动。如第十一则 《杯渡罗汉》的内容大意是: 因常乘杯渡水,故名杯渡,虽已顿悟释氏正宗,却不矜细行; 尝寄宿于人,窃其家所供金佛,失主疾追不及,见其乘杯渡过孟津;又东游吴郡,遇一钓鱼翁,乞其鱼,翁与之,由此钓得无数鱼; 遇一网鱼者,乞之却不与,即投二石入水化成二牛破其网; 后行化广陵,于李家说法百日,合境飘香; 一日圆寂,李厚葬之; 数日之后有人在北方遇之,李启棺竟不见杯渡遗骸。从以上情节的概述,就可见其故事的完整性和细节的生动性,人物形象亦不能说毫无性格。但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活动,完全浸透了宗教观念,编者显然是按着宗教宗旨所约束和允许的范围在塑造人物、提炼情节和谋篇结构,甚至连选择和描写细节亦不逾越这条界线。如第二十三则《焚佛罗汉》丹霞天然尊者,师事石头和尚,执役三年,一日,石头吩咐众侍,来日刈去佛殿前之草,无致滋蔓。众徒皆去除草,独尊者取盒盛水净头,长跪石头前,乞求落发,以致得师真传。又如第二十四则 《却水罗汉》智威尊者使二虎守仓谷,县令不信,一日谒尊者,尊者召二虎来谒,县令始回心向佛,愿弃官受戒。所以,这些细节尽管有一定的生动性,然而,由于在宗教意识的浸透下,这些细节所产生的作用却只能属于宗教的,因而缺乏感动人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这是这部小说的局限。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