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鉴赏
释义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鉴赏

《隋唐五代宋清诗词·隋唐诗歌·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鉴赏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写边塞将士乡情的七绝,是后世传诵的名作。

诗中的受降城,到底指何处?有歧说,多数注家认为是唐高宗(李治)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所筑的东、西、中三城中的“西城”(即今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东城,在今托克托县南,中城在内蒙包头市西)。也有不同说法,是指唐太宗亲临受降(突厥归降)的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因为这里是防御吐蕃、突厥的前线。(详见《唐诗赏析辞典》)

* * * *

这首诗,前二句写景,第三句写声,末句写情。

先看前二句——写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回乐烽,即回乐县附近的烽火台,县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烽,原作“峰”,误。

这两句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西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土,在朗月映照下,有如千里之白雪。近看高城之外,天地间尽是皎洁的月光,有如秋霜,令人见而生寒。

接着第三句——写声:

不知何处吹芦管?

芦管,即胡笳。《太平御览》引《晋先蚕仪注》云:“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此代指笛。这是说,在静夜里,寒风送来了凄凉哀怨的芦笛声。这为下边描写征人情思创造了典型环境。前边的写“景”和这里的写“声”,都为了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与铺垫。

最后一句——写情:

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即驻守边疆的士兵。这时,这些苦寒戍守边地的将士们是什么心境呢?诗歌告知大家:尽望乡。这个“望乡之思”,就在上述浓烈氛围下催生了出来,乡情绵绵,哀怨不尽。在这里,诗人化用晋人“刘琨登楼清啸”的典事。据《晋书·刘琨传》载:“(琨)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半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此诗将景、色、声、情组成完整的艺术境界,显得精简空灵,又含有不尽之意。因此,为人们谱入管弦,传唱天下,成为中唐绝句的上乘之作。明人王世贞曾赞说:“绝句,李益为胜,‘回乐烽’一章,何必王龙标(昌龄)、李供奉(太白)?”但誉之未免略过一些。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3: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