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陌上桑》诗文原文与赏析
释义

《陌上桑》诗文原文与赏析

《陌上桑》言情赠友诗歌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11)

使君遣吏往,问 “是谁家姝(12)? ”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13)。”

“罗敷年几何? ”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置辞(14)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15)

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

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16)?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17)

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18)

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史(19)

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20)

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晳(21)

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22)

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23)

皆言夫婿殊(24)。”



这是汉乐府民歌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叙事诗。它通过采桑女子秦罗敷与荒淫无耻的封建权贵作斗争的故事,塑造了一个美丽坚贞、忠于爱情、不慕荣华、不畏权势、勇敢机智的艺术形象。这个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邪恶势力,追求幸福爱情的愿望。为了刻画这一形象,作者灵活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据《宋书·乐志》可知,本篇共有“三解”。所谓“解”,即乐歌的段落。“一解”,就是一章。

第一章,由开始到“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极力描绘了罗敷美丽动人的外在形象。这一章,共二十句,是分作四个层次写的。前四句为第一层,通过交待女主人公的居室和姓名,巧妙地概括了她的俊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地球的北回归线以北。因此,首句的 “日出东南隅”,当是仲春时节旭日东升的景象。第二句,着一 “照”字,把春日的阳光与 “秦氏楼” 联结在一起,描写了女主人公居室四周明媚鲜丽的光彩。这是以自然界的春光作参照,隐约映衬人的青春焕发。三、四句,则调换角度,先明确点出女主人公是一位“好女”,再以众人称道的美人作参照。“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称。本篇女主人公能以此 “自名”,自许不凡,清楚地表明,她与罗敷可以媲美,她就是人们理想的佳人。第二层,由 “罗敷喜蚕桑”以下四句组成,通过写罗敷的劳动和劳动器具,衬托了她的俊美。“喜蚕桑”三字,既交待了她是一位农家女子的身份,又写出了她热爱劳动的品德。采桑的地点在 “城南隅”,与首句的 “日出东南隅”方向一致。可见,她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劳作的。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无论是静居“秦氏楼”中,还是采桑 “城南隅”,总有明媚的朝日与之相互辉映。不言而喻,她是一位走到哪里,哪里就闪光生辉的美女。她采桑的篮子,用青丝作系带,用桂枝作提钩。这精美、香洁的劳动器物,也衬托了她的俊雅标致,使人可以想见,当她提篮采桑时,举止之间流芳溢采的情景。第二层,由 “头上倭堕髻”等四句组成。作者用重笔铺陈描写了罗敷头部的装饰和身上的衣着。写头部装饰,从上写到下,先写她梳着时兴的发式,似堕非堕的发髻,侧在一边,再写她耳朵上戴着明光闪闪的宝珠。写服装,则由下身的黄绮裙写到上身的紫绮袄。如此回环运笔,铺排而不板滞,整饬而有变化,既突出了罗敷装束打扮的新奇华艳,又能显示她浑身上下溢荡的风采,给人造成这样的审美印象: 从头看到脚,风流向下抛,从脚看到头,风流向上流。第四层,即 “行者见罗敷”以下八句。前面三层,都是正面写罗敷,这一层则是从侧面写罗敷。作者以饶有情趣的生活细节,生动地描写了人们见到罗敷以后的各种失控行为。挑着行李担子的“行者”,一见到罗敷,却不由自主地驻足 “下担”,注目捋须; 青年小伙子见到罗敷,魂飞神扬,脱下帽子,重整发巾,故意卖弄风流,希望罗敷回眸一顾;耕地、锄地的人竟然忘记了手中的犁、锄,回到家中又互相埋怨耽误了农活,只是因为贪看罗敷的缘故。这些倾倒于罗敷的异常表现,极力渲染烘托了罗敷的美貌。

总之,第一章无论正面记叙,还是侧面用笔,都没有具体描写罗敷的容貌、身材。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以虚见实的写作方法,诱导读者驰骋想象,对审美对象进行 “再创作”,从而获得了笔墨之外的美感效果。所以,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赞说: “写罗敷全须写容貌,今止言服饰之盛耳,偏无一言及其容貌; 特于看罗敷者尽情描写,所谓虚处著笔,诚妙手也。”

第二章,由 “使君从南来”到“罗敷自有夫”,以十分简洁的对话刻画了封建官僚荒淫无耻的丑恶形象,揭示了罗敷不慕富贵、坚贞不屈的内在美。众人为罗敷的美貌而倾倒,“从南来”的使君,见了罗敷,也立刻驻马停车。但是,他的言行与众人纯洁的爱美情趣截然相反。作者的措词,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写使君出行乘车驾驶着“五马”,旨在点明这位州一级长官的特权和威风; 写他在罗敷身旁“踟蹰”,使人可以想见这位好色之徒对罗敷垂涎欲滴,反复思谋诡计的情景。“遣吏往”三字,既写出了使君趾高气扬、动辄役使他人的官僚作风,又表明他已订好了诡计。小吏向罗敷转达使君的三句问话,便是诡计的逐步实施。先问罗敷的家世,是因为他要考虑对方是否可以欺侮以及用何种方法。当他从小吏的转告中得知罗敷是位普通农家女子时,色胆更大了。接着,又命令小吏追问罗敷的年龄。当他得知罗敷正值青春妙龄时,邪念进一步上升,再也不要小吏传话,径直走上前去“谢 (告诉)罗敷”,提出了“共载”的要求,欲以权势霸占农家良女。使君的这些言行,充分说明他是一位表面威严尊贵、内心肮脏卑劣的官僚。罗敷的回答,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小吏的转述,另一类则是她的直接对答。前者共四句: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表面看来是第一章三、四句的重复,实际作用却不相同。在第一章,它属作者的叙述之笔,旨在概括介绍罗敷的姓名、美貌; 在这里则含有罗敷的自述成分,表现了她光明正大,面对官吏盘问无所隐匿,为下面写她的敢于斗争作了铺垫。“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以豆蔻年华补充了第一章描写罗敷的青春美。后者虽然只有两句: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却是义正辞严,凛然不可侵犯。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特意在这两句答语之前写了她“前置辞”的行动,使人可以想见当使君提出“共载”的无理要求时,罗敷不堪凌辱,抢步上前,声色俱厉怒斥的情态。

第三章,由“东方千余骑”到“皆言夫婿殊”,通过对罗敷夸夫的铺陈夸张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的聪明机智。为了杜绝使君的淫邪念头,罗敷不只勇敢地进行了抗争,而且巧妙地运用了“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斗争策略,虚构了一个官爵显赫的夫婿,大加夸耀。她的夸辞,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众多随从和服饰的铺张渲染,显示夫婿官位显赫;二是通过对夫婿十五岁至四十岁不断升迁的官职的排比,说明了他才能出众;三是通过对夫婿长相的描写,表现了他容貌之美; 四是通过对夫婿行走神态的刻画,表明他的风度翩翩。正因为如此,所以“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在这里,作者虽然没有写使君听了罗敷夸耀夫婿之后的反应,读者却会理智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论官职,使君没有罗敷的夫婿高; 论才、貌、风度,使君更是自惭形秽。凭借权势想霸占良女的嚣张气焰被压倒了,他只能垂头丧气地在罗敷的嘲笑声中转车离去。

注释

①本篇是《乐府诗集》中的题名,属 《相和歌辞》。《宋书·乐志》 最早著录了此诗,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也有收录,题作《日出东南隅》 。②东南隅: 东南方。③好女: 美女。罗敷: 古代美女的通称。这是编者给女主人翁起的名字,并非实有其人。④喜蚕桑: 喜爱养蚕采桑。⑤笼系: 竹篮的络绳。笼钩:竹篮的提柄。⑥倭堕髻:汉代流行的一种发式,发髻歪在头部一边,似堕非堕,故又称堕马髻。明月珠: 宝珠名,相传出于西域大秦国。⑦缃绮句: 穿着杏黄色的有花纹的丝裙。紫绮句: 穿着紫色的有花纹的丝织短袄。襦 (ru) : 短袄。⑧捋(lu): 以手握物,再顺着物体向下移动。⑨著: 戴。帩头: 即绡头,包头发的纱巾。古人先用头巾把头发束好再戴帽子。这里是写少年见罗敷美丽,把帽子脱下,重新整理发巾。故意炫耀自己,取悦罗敷。⑩但: 只。坐: 因为。(11)使君: 汉代对刺史或太守的称呼。五马: 古代诸侯乘坐的车由五匹马驾驶,汉代的太守为一方之长,地位相当诸侯,所以也用五马驾车。(12)姝 (shu) : 美女。(13)秦氏两句和下文“二十”两句,都是吏人询问罗敷后,回禀太守的话。(14)宁可: 可愿。共载: 同乘一辆车,意思是嫁给太守。(15)一何: 何其,怎么这样。(16)何用: 何以,凭什么。(17)骊 (li) 驹: 深黑色的小马。(18)鹿卢剑: 宝剑,剑柄用丝绳缠绕起来,呈辘轳状。鹿卢: 同 “辘轳”。(19)直: 通“值”。府小吏: 太守府中的小官。(20)朝大夫: 朝廷中的大夫。侍中郎: 能出入宫禁,接近皇帝的侍卫官。汉代的“侍中”,是在原职上加上荣誉衔。(21)专城居: 指一城的长官,如太守、州牧。(22)鬑 (lian) 鬑: 须发稀疏的样子。盈盈: 轻捷貌。公府: 官府。公府步: 官僚们踱方步的神态。(23)冉冉: 从容不迫的样子。(24)殊: 特殊,与众不同。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