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鉴赏·家书·登大雷岸与妹书》注释与鉴赏
南朝宋·鲍照
吾自发寒雨②,全行日少③,加秋潦浩汗④,山溪猥至⑤,渡溯无边⑥,险径游历,栈石星饭⑦,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⑧,始以今日食时⑨,仅及大雷。涂登千里⑩,日逾十晨,严霜惨节⑪,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顿⑫,凭观川陆⑬;遨神清渚⑭,流睇方曛⑮。东顾五洲之隔⑯,西眺九派之分⑰;窥地门之绝景⑱,望天际之孤云。长图大念⑲,隐心者久矣!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⑳,参差代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㉑,带天有匝㉒,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㉓,亡端靡际㉔。寒蓬夕卷㉕,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北则陂池潜演㉖,湖脉通连。苎蒿攸积㉗;菰芦所繁㉘。栖波之鸟,水化之虫㉙,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㉚,纷乎其中。西则回江永指㉛,长波天合,滔滔何穷㉜,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㉝。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㉞,终为野尘㉟。而是注集㊱,长写不测㊲,修灵浩荡㊳,知其何故哉!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潮㊴,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㊵。若华夕曜㊶,岩泽气通,传明散彩㊷,赫似绛天㊸。左右青霭㊹,表里紫霄㊺。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㊻,镇控湘、汉者也㊼。若潀洞所积㊽,溪壑所射㊾,鼓怒之所豗击㊿,涌澓之所宕涤〔51〕,则上穷荻浦〔52〕,下至狶洲〔53〕,南薄燕〔54〕,北极雷淀〔55〕,削长埤短〔56〕,可数百里。其中腾波触天,高浪灌日,吞吐百川,写泄万壑。轻烟不流,华鼎振涾〔57〕。弱草朱靡〔58〕,洪涟陇蹙〔59〕。散涣长惊〔60〕,电透箭疾。穹溘崩聚〔61〕,坻飞岭覆〔62〕。回沫冠山〔63〕,奔涛空谷。砧石为之摧碎〔64〕,碕岸为之䪡落〔65〕。仰视大火〔66〕,俯听波声,愁魄胁息〔67〕,心惊慓矣〔68〕!至于繁化殊育〔69〕,诡质怪章〔70〕,则有江鹅、海鸭、鱼鲛、水虎之类〔71〕,豚首、象鼻、芒须、针尾之族〔72〕,石蟹、土蚌、燕箕、雀蛤之俦〔73〕,拆甲、曲牙、逆鳞、返舌之属〔74〕。掩沙涨〔75〕,被草渚〔76〕,浴雨排风,吹涝弄翮〔77〕。夕景欲沈,晓雾将合,孤鹤寒啸,游鸿远吟,樵苏一叹〔78〕,舟子再泣。诚足悲忧,不可说也。
风吹雷飚,夜戒前路。下弦内外〔79〕,望达所届。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80〕,辞意不周。
[注释]① 大雷: 在今安徽望江。妹: 鲍照之妹鲍令晖,有文才,能诗。② 发: 出发,启程。寒雨: 寒冷的秋雨。③ 全行日少: 全天行路的日子少。④ 潦(lǎo): 雨水甚。浩汗: 水广大无际。⑤ 猥(wěi): 多。⑥ 溯(sù): 逆流而上。⑦ 栈: 悬崖上的栈道。这里写山径险绝。⑧ 波路: 水路。⑨ 食时: 中午。⑩ 涂: 通途。登: 行进。⑪ 惨节: 刺痛骨节。⑫ 涉顿: 指旅途跋涉止息。一说顿指顿丘,今安徽滁州市。⑬ 凭观: 眺望。⑭ 遨: 游。渚(zhǔ): 小洲。⑮ 流睇(dì): 流盼倾视。曛(xūn): 日入之时。⑯ 五洲: 江中有五洲相接,故以五洲为名。⑰ 九派: 水别流为派。长江流至江州(今九江)分为九道水流。⑱ 地门: 武关山。⑲ 长图大念: 犹雄心壮志。⑳ 含霞: 山峰似乎含着彩霞。㉑ 属: 连。㉒ 带天有匝(zā): 指相连的峰峦环绕天边周围。匝: 周围。㉓ 砥(dǐ)原: 平原。砥: 砺石,言其平。隰(xí): 低洼潮湿。㉔ 亡端靡际: 无边无际。亡: 通无。㉕ 蓬: 蒿。㉖ 陂(bēi): 湖泊。潜演: 地下的流水。㉗ 苎: 苎麻。㉘ 菰(ɡū): 雕菰,水草。㉙ 水化之虫: 指鱼。㉚ 聒(ɡuō): 喧扰,嘈杂。㉛ 回江: 江之回曲。㉜ 滔滔: 水流貌,也用来形容水势盛大。㉝ 舳(zhú): 船尾。舻(lú): 船头。㉞ 八表: 八方以外,指极远之处。㉟ 野尘: 指浮动的尘埃。《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㊱ 是: 指长江。㊲ 写: 通泻。㊳ 修灵: 与灵修同。灵: 神。修: 远。浩荡: 无所思虑的样子。㊴ 基压江潮: 指庐山山脚压着江潮。㊵ 雕锦缛: 形容庐山色彩奇丽像雕绘的锦缎。㊶ 若华: 若木之花,这里指晚霞。㊷ 传明: 散布光明。㊸ 赫: 火赤貌。绛: 深红色㊹ 霭(ǎi): 云气,亦指轻烟。㊺ 紫霄: 庐山一峰名。㊻ 神: 指庐山之神。帝郊: 天都之郊。㊼ 湘、汉: 二水名。湘在今湖南境内,汉在今湖北境内。㊽ 潀(zhōng): 小水注入大水。㊾ 射: 喷射。 ㊿ 鼓怒: 风疾激波像发怒一样。豗(huī): 击声。〔51〕 涌澓(fú): 水洄流。宕(dàng)涤: 流荡。〔52〕 荻浦: 长着芦荻的水滨。〔53〕 狶(xī)洲: 野猪出没的荒洲。一说为地名。〔54〕 薄: 逼近。〔55〕 淀(diàn): 湖泊。〔56〕 埤(pí): 增,犹补。〔57〕 涾(tà): 水溢。〔58〕 靡: 披靡,指草被水淹没。〔59〕 洪涟: 洪波。陇: 田陇。〔60〕 散涣: 木盛貌,指波涛腾散。〔61〕 穹(qióng)溘(kè): 指高浪。崩聚: 指波浪一会儿积聚,一会儿崩落。〔62〕 坻(dǐ)飞: 冲走河岸。坻: 岸。〔63〕 冠山: 殿居山上,这里形容水势能逾山。 〔64〕 砧石: 捣衣石。〔65〕 碕(qí)岸: 曲岸头。䪡(jī)落: 如䪡粉一般碎落。〔66〕 大火: 星名。心宿中央的红色大星。〔67〕 胁息: 屏息,屏气。宋玉《高唐赋》:“股战胁息。”〔68〕 慓(piào): 急疾。〔69〕 繁化殊育: 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化、育: 生殖、繁殖的意思。 〔70〕 诡质: 奇异的躯体。怪章: 怪异的外表。〔71〕 海鸭: 大如常鸭,斑白文,亦谓文鸭。鱼鲛: 虎鱼老则变为鲛鱼。见《述异记》。水虎: 状如三四岁小儿,甲如鳞鲤,秋曝沙上,膝头似虎,掌爪常没水。〔72〕 豚首: 海豨豕头,身长九尺。象鼻: 亦谓鱼,其鼻似象。芒须、针尾: 皆谓水虫,须如芒,尾如针。〔73〕 石蟹: 生南海,年月深久,因化成石。土蚌: 蜃之小者。燕箕: 𫚉鱼。头圆秃如燕,身圆扁如簸箕。雀蛤: 《礼记·月令》:“爵(通雀)入大水为蛤。”〔74〕 拆甲: 鳖。曲牙: 指水中虫介。逆鳞: 指龙。返舌: 百舌鸟,或以为虾蟆。〔75〕 掩沙涨: 借沙掩蔽其体。〔76〕 被草渚: 藏身于小洲草丛中。〔77〕 吹涝: 吐水。弄翮: 拍动翅膀。〔78〕 樵: 打柴。苏: 拾草。〔79〕 下弦: 在地球上可看见月球东边的半圆,在夏历二十二、二十三日。〔80〕 蹙(cù): 仓促,急促。
[作者]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人。出身寒微,终生不得志。曾为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子顼起兵失败,照为乱军所杀。鲍照长于乐府,尤擅七言歌行,风格俊逸,又擅赋及骈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有《鲍参军集》。
[鉴赏]这是鲍照在从建康去江州的途中路过大雷岸(安徽望江)时写给妹妹鲍令晖的一封家书。书中除了诉说旅途的辛苦及离愁别绪之外,主要是写江上的秋景。作者在大雷岸极目四望,景物各各不同: 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南望积山万状,北窥陂池潜演;更有西南方向之庐山,山基压住江潮,峰峦与星空相接。其间霞烟之变幻,山峦之特异,江涛之腾跃,鹤鸿之啸吟,种种自然万物,被写得惟妙惟肖,气象峥嵘。鲍照笔下的山水景物,如此壮伟阔大,矫厉奇工,又与旅途劳顿、游子悲愁相接,自有一股郁勃激昂之气从文中冲出。作者运用了赋体的手法,既有骈词俪句,扬葩振藻,声情顿挫;亦有散句镶嵌其中,使气势流转,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