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赤壁夜游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释义

《赤壁夜游图》原图影印与赏析

赤壁夜游图

金·武元直作

纸本水墨

纵五○.八厘米

横一三六.四厘米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苏轼被贬官到湖北黄州为团练副使时,曾和几个友人乘小船去游赤壁。赤壁本是长江中无数个矶崖中的一个,只是因为三国时候,曹操的水陆大军在这里被东吴的周瑜和西蜀的诸葛亮联合起来打得大败,曹操丧失了大批军队辎重,逃回北方。从此,三国鼎立的形势就基本定局了。赤壁也就因此引起后人不尽的游赏和咏叹。但是,长江中叫“赤壁”的地方不止一处,苏轼游览的赤壁就是另一个不曾发生过“赤壁之战”的地方。这个赤壁在湖北黄冈县外,根据记载,苏轼到这个赤壁去游览也不止一次。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在游览之余还写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在他十二月十九日的生日那一天,还曾“置酒赤壁矶下”。这一个赤壁虽不曾发生过震撼历史的战争,却因苏轼的“赋”而扬名于后世了。

赤壁夜游图

苏轼在这两篇“赋”中除了极出色的环境描写之外,还体现了一种“变”与“不变”的哲理见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在这种达观中,一切人世间的烦恼都可以烟消云散。当宋室南迁之后,北方金政权统治下有许多文人也很欣赏苏轼的这个哲理,这里介绍的《赤壁夜游图》(又名《东坡游赤壁图》)可以看作是这种欣赏的一个表现。

该图采用横卷形式,便于展开长江两岸的景物表现。构图上于左、右下角各安排一组山壁,让出中间屹立于江面的赤壁矶头。从左面到画面二分之一的地方都是连绵不断“断崖千尺”的临江峭壁,远处山壁以淡墨勾皴,山巅略点重墨,画面中心的赤壁矶头十分突出,赤壁矶后是大片江岸,使左边拥塞的江面至此顿时开阔起来。赤壁矶下“江流有声”,一叶扁舟泛波其下,船夫之外,就是苏轼和他的两位客人了,三人相对围坐,高谈阔论的情景隐约可见,也许这就是“返而登舟,放乎中流”的时候。

图中用笔比较湿润,淡墨皴染山石明洁滋嫣。以浓淡墨作松林,分出大体层次,在淡墨勾皴的山石上密布用重墨的松树及苔点,特别是有的地方先用淡墨大片皴出山体结构,然后再用重墨稍作提醒勾勒,发生浓淡墨色的渗化现象,使景象稍趋朦胧,以求再现出“月白风清”时的景趣。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42:56